也谈专业
大学读的是E语,比起当时火热的英语属冷门语种。研究生读是国□专业,究其实用性与许多热门专业亦不可相提并论。工作以后,常有同事迷惑而带一丝不屑地问:“你们专业,学了能干什么?”似乎我的前途和命运已被专业决定,而他所教授的专业前景广阔。
几年教学生涯,不止一次听到学生抱怨没能学一个好专业,也深深体会到许多老师也对非本专业的成见——认为自己研究的领域是“热门、正统、显学”,而其他的都是“偏门、冷门、旁门”。不同专业的老师聚会时,说话声音大、发言活跃和表现积极的多半是所谓热门专业的老师。谈到我所学的专业,宽容一点的人会说:“□□专业,嗯,还不错”,那一声“嗯”字实在意味深长,缓解了做出负面评价的意图,好与不好都在一声“嗯”字之间,明白的人当自己去揣测,无需多言。有性子直的就直接说:“你们专业学了是干什么的?”话语中有几分逼问的味道,似乎这个问题答不上来,专业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下去——学了不能干什么,还要他干什么!
现在已进入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做什么似乎都要立马见效,否则你努力就会遭到质疑:有什么用?人们评价大学专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就业,只要好就业薪资高就是好专业,就业事实上已成评判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现在的高校,就业率是各种评估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影响和决定着高校的前途与命运。此种背景下,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老师,自然生出高于其他专业老师的优越感。
若照此发展下去,大学终会被各种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取代——它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就业,不会关心你的知识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或大学自身演变成培训机构,不再重视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尽管这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不难想象可能会出现的景象:大学只注重技能培训,凡是就业好的专业就大量扩招,对学生采用现代工厂的流水线模式规模化生产教育产品;就业不好的专业取消,大学专门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
专业好与不好,本身就缺乏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怎样才叫好?什么叫好专业?若以就业来衡量,以前就业好现在就业不好、眼下就业尚好但可能很快会被新技术取代的专业,该怎么评价呢?什么专业能永远与市场对接?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专业设置当然应考虑社会需求,但不能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毕业时,居然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知觉、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一个大学,人文精神与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八十年代炙手可热的文史哲专业,今天已是江河日下,可谁又能否定它们的价值?现今这些所谓热门专业,到底还能热多久谁都无法预料。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专业亦如此,只有适应变化和不断进取才是永远的真理。
再者,专业和就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专业本身并不能决定你的前途,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本身。如果上了一个所谓好专业就意味着有好工作不太现实——即便上了最有名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成天打游戏睡觉浑浑噩噩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么?相反,再冷门的专业,只要能学得好学得精,也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不愁没有好前景。人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和创造环境。如果比尔·盖茨读完他的学业从事本专业,很有可能成为一名法官,就不会有改变世界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文学领域里的巨匠,有多少是专业出身的呢,鲁迅可上过哪所大学的文学专业?沈从文只上过小学。再看看商界,香港首富李嘉诚,可是毕业于哪所高等学府的MBA专业?马云上过哪所名校的商科?革命年代里,有多少毕业于黄浦军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没进过一天学堂、贫苦农民出身的八路军指战员手里一败涂地?显然,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相信专业能决定命运,就如同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一样幼稚与可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一切都由“命”来安排:“命”不好的人再努力都没用,“命”好的人可啥都不用做,反正“命”好,一切自会有的。
有了方向,路再坎坷,都会有走到头的时候。影响和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对自身的期许和努力,而非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