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拆的书依旧是《图解恋爱心理学》中的片段。
I:片段中介绍了一个概念,叫做镜映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者声音快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认为这其中的逻辑是,两个人通过一些相似的行为或者模式,使彼此相互认同,达成共识,让对方觉的你跟他是同一类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镜映的方式解释,比如身份的认同,比如兴趣爱好的认同,比如经历的认同,比如价值观的认同。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要快速建立亲密关系,就要在彼此之间找到那个相似的点。
那么什么方式的效果最好呢?
在我看来,兴趣爱好,价值观这些远比简单的模仿高明。
有很多男生为博的女生的欢心,女生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女生喜欢他也喜欢什么,但最后还是空欢喜。反而是那些有自己兴趣爱好,有自己坚持的事业的那种男生更容易获得女生的青睐。
有一个喜欢的公式是这样的:喜欢=熟悉+意外,意思就是说,一件事情,得有一部分是我们熟悉的,有一部分是我们不熟悉的,我们才会喜欢。
比如他乡遇故知,比如偶然听到熟悉的音乐。
我们甚至可以再拓展一点,现在这么多的网红,大咖们,他们跟粉丝之间的连接是怎样的呢?
A1:
每次参加活动的时候,都有很多人是不认识的。但是只要有彼此的介绍,看看大家是哪里人,哎,我也那里的,老乡啊,顺带再分个组,大家的亲密感就会提升很多。
这其实就是通过分组,以及身份的认同,在建立彼此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比较弱,需要在这之后有更强的认同和联系。
但是相似的经历,相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则会比较持久,比如一些社群就是这样。
我之前参加一次训练营,在开营的当天,有个小游戏很有意思。支持人让大家心里想一个数字(0~100),然后把它发到群里,看谁想的数字是是相同的。
这个游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在后面的分组中,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找了跟自己报同样数字的人。
我记的跟我现在女朋友熟悉起来,是因为她说喜欢看书,然后我送了一本大冰的书给她,因为那会比较热,在她屋里坐了一会,不知怎么的聊起了小时候,然后聊到大学一个人人看书,一个人吃饭,突然发现有好多相似的经历,于是快速的熟悉了起来。
A2:
怎么快速建立亲密关系呢?
如果两个人是陌生人,则时候则需要通过一些信息或者身份认同来建立联系,比如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哎我也是。你是哪的人,哎,老乡。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行为模式需要要保持一定同步,说是适度的模仿也行,比如微笑,说话的语速,动作。
然后再通过一些简单的试探,找到对方的兴趣爱好,经历,价值观。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开放的话题。
比如,听说最近《速8》上映了,听说还不错,你去看了么?你这件衣服还不错,哪里买的?宁波这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啊;周末还挺无聊的;
然后根据对方的反应再找到相应的连接。
“真的,我也好像看,据说口碑不错”,那里的衣服好吗?我都没怎么去过?……
如果你们已经是朋友了,但是还想关系更好,那么就得去找一些能让你们共鸣的东西,比如读书,比如运动,比如学习。
比如我们向大叔请教问题,跟大学学习,这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上的认同。
刚好呢?最近要跟群殴PPT的小伙伴约稿,这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给自己定个挑战,周末去勾搭一个小伙伴,跟他聊聊。
但好在的是,我们有相同的爱好—PPT,缺点就是不能面对面的交流。
我很期待,能不能勾搭成功。但至少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