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的培训工作,可以理解为是把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思考和学员们做分享。一个课程的质量归根结底体现着一个老师的思考质量。
当我初入培训行业时,因为自己的思考力薄弱,所以经常被学员的尖锐提问难倒,尤其是那些持有和我截然相反的观点的学员,当他们振振有词的陈述时,我会觉得学员说的有道理,不过事后反思下又觉得自己的观点也有道理。(非常感谢那些提出了不同观点的学员,让我的思考力得以磨砺,就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曾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这种矛盾的想法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思考力,这种质疑促使我开始阅读有关思考力方面的书,今天要分享的就是管理咨询行业的大师级人物大前研一写的《思考的技术》这本书,在书中这位大师把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进行总结,告诉了我们要增强思考力的十大方法。
一、思考是一种能力。
思考不是所谓的灵光乍现的一时的想法,而是一种能力。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而且,人们常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都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我们经常说有些人“品位很好”,这些看似是直觉,因为这些人就是可以从一大堆平淡无奇的物品中快速挑出最有品位的东西,这是一种长期训练之后的能力,因为他们的逻辑思考在大量的训练中已经形成了类似本能的反应。
但凡一个人想要掌握一项能力,都遵循“是否会做”和“是否坚持去做”,如果这项能力不会,那么就得去学;如果这项能力已经会了,那么就得坚持去做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二、逻辑思考,是不断重复假设、验证和实验的过程。
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有一个体现就是写论文的能力,因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为了不让别人有批评的机会,写论文的人一定要竭尽所能重复假设、实验、验证的过程,直到最后认定结论出错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们从小都被写文章的所谓文采害惨,认为好的文章就是要实现妙笔生花,其实一篇文章的核心是逻辑思考能力。
这就如平时的沟通表达,不管喊多少口号引用多少名言,都不能让别人真正信服,而唯有逻辑严谨的论证才能击中别人的心灵,从而产生认同感。
训练逻辑思考的能力有两种有效的方式:
1、增强写作的能力。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用文字有理有据的表述清楚,这是逻辑思考力的具体呈现。
2、用“反问法”增强自己思维的严谨度。
苏格拉底活着的时候,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走向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雅典人面前贸然发问。通过追根究底式的问话,往往让人体会到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思想毫无根基。
使用“反问法”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找出一个看似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观念;
步骤二:假设这一观念是不对的,试着找到一个例子,证明这一观念存在逻辑上的破绽;
步骤三:修改原有的观念,使之能够包含我们刚刚找到的例外,接着,我们再反复使用这三个步骤,步步紧逼,把原本似是而非的观念逐步澄清。
三、不要把假设当成结论。
如果解决问题,得出一个可执行的结论?可用的方法就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假设,然后,到现场访问去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反复做各种实验。如果提出的假设没有办法得到实证,就必须重新进行现场访谈或者其他实验,直到有信心认定自己的假设不会出错。
然而,大部分人的问题是,他们只会停留在提出假设的阶段。得到假设之后,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结论了。但实际上,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为印证假设不辞辛苦的执行力,也可以说是为获得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努力动脑的深层思考力。”
我之前对于我服务的客户关于花钱提出了一个假设“除了发工资没钱,干别的事都有钱。”先是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实证,然后搜集了他们的相关数据,计算工资数额和其他福利数额的对比值,最终让这个假设成为了结论,所以在每次培训时我都是以玩笑话的形式讲给学员听这个结论,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四、刻意训练思维能力。
大前研一说,解决对于公司而言生死攸关的问题,这种机会,一般人一生中可能不会有几次。但是,就像武士不上战场时也要练剑一样,平时锻炼解决问题的思考力也非常重要。
每天给自己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或者对于常碰到的事物进行思考,这种思维训练会让大脑的思考速度越来越快。
例如我经常出差,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人的思考就成为我的思维训练方式,看到在机场里依依不舍的情侣我就在开始思考如此浓烈的爱情还能保持多久?为什么爱情在经历时间后会越来越平淡?看到高铁上的邻座一直在给别人介绍快速投资创富的项目,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庞氏骗局那么多年后,依然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到底这样的骗局击中了哪些共通的人性?
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思维训练,比如一个职场人可以思考: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