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法则》学习笔记

如果扎不了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中国践行起来有可能水土不服。


孝道法则:

1.安位法则(守本分,不能越界)

2.感恩法则


父母不能以溺爱为理由干涉孩子的独立成长!

三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婴胎养虚,重在父母”。

胎儿在生下来之前,我们大人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清静、安宁、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就是最好的胎教。

这样生出来的孩子就会很安静,不哭闹。


孩子不用管,全靠父母德行。

为人父母者,要想子女成才,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


父母遵守孝道,践行孝道,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祖上有福德,后辈就容易出人才。


立家道,传家风,振兴家业!

教育的本质是打开孩子的天性。

孝顺父母、尊重老师,福慧双全!


在家庭中,老人是第一位,孩子是最后一位;在学校,老师是第一位,分数是最后一位,现在我们都颠倒了。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知,将来只会一事无成。


为自己就是“为恶”,为别人就是“为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读第二声,是“修为”的意思。

——人如果不修身,不成为你自己,就会被天地所不容。


正气、正义、正念、正心、正大光明!

要想正其本,首先得正父母之心,正人先正己。

家庭不和谐,夫妻不和睦,孩子没有出息,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孝上有所缺失。


幸福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德行。

德行的根本在于孝。

德不配位,必有所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德是命运好坏的标准!

一个家庭的兴衰,德行是最重要的。

孩子从小做家务的,将来才不会好吃懒做。


父母生育养育我们就是最大的恩典,没有义务再拼全力给我们好的生活。

父母不应该给孩子留下物质财富,而应该给孩子留下精神财富。

父母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儿女应该感到愧疚。

是否能够得到合作,往往不是项目不好,也不是人脉不够,而是人品不行。

有多大德行,就能做多大事情。

没有把儿女教在道上,所谓的对他好其实是最大的不好。

对子女的溺爱,就是对他最大的伤害。


人有三个父母:

1.生身父母、

2.衣食父母(领导和客户)、

3.慧命父母(老师)。


父母是你最大的福田,父母生你养你就是最大的恩典,你的幸福生活应该由自己去创造。

父母有监护你的权利,但没有为你获取幸福的义务。

你要通过行善积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指责父母是“逆天”,会导致运势不好。

孝就是“笑”,让父母开心就是最大的孝!


父母对你好,你行孝是在积福,

父母对你不好,你行孝是在积更大的福;

公婆对你好,你行孝是在积福,

公婆对你不好,你行孝是在积更大的福。


以德报怨,就能累积大才和大德。

你有家庭有孩子是你自己的选择,父母帮你带孩子是情份不是本份。

父母愿意帮我们,我们应该感恩;如果不能帮,我们也绝不能怪罪。

越是抱怨父母就会越不幸。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

老人“主安宁”,而不是在家里操劳家务。

孝就是守本分,上行下效。


“首孝悌”,“百善孝为先”。

“多种福田”,福田就是你家里的四位老人。


小孝得小福,中孝得中福,大孝得大福。

要“智孝”,不要“愚孝”。

你现在得到的,就是你曾经所布施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顺双方的父母,还要孝敬天下的老人。


#孙一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