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这本书,从很久前就躺在我的书架上了。

小时候看过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那是在似懂非懂的年纪。只是在大人看的时候瞥过几眼,零星听见过几句台词。印象中画面里全都是沾满泥土的人,只记得清电视剧里的一个词,“漏网地主”。

因为知道这是一本载满苦难的书,始终不忍打开。

余华在序言里说,“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读完了这本书,我好像也懂了这句话,活着本身是高贵的。咀嚼着苦难而勇敢地活下去,是生命的光辉。

书中的主人公福贵,他活着的一生,只有开头的时候是享福的,后面长长的岁月里,几乎积满了苦难。苦难就像人生路上的山,早早就堆好了,它们安安静静地等在那里,等着时间带着人们一座一座的翻过去,翻过一座还有一座……

当福贵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丝毫没有埋怨命运。他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种,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福贵的一生,像是被动地接受命运抛来的一切,默默承受着。

福贵的父亲小的时候,家里有二百亩地。到了福贵这一代,还剩下一百亩。福贵荒唐地吃喝嫖赌,直到一百亩地都在赌桌上归了别人。

福贵的爹向福贵伸出两根指头,徐家出了两代败家子。

福贵输光家产时,他的儿子有庆还在家珍的肚子里。这孩子出生几乎没有享到福,只剩下跟着福贵受罪了。

福贵的父母相继死去,接着是儿子有庆献血死在了医院,聋哑女儿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同样是死在医院。家珍是死在家里的,死在他们的床榻上。歪头女婿二喜做工出了意外,最终死在医院。

福贵说,家里跟医院是有世仇的,进医院就一定会死。

就在生活几近绝望的时候,好在还有小外孙陪伴。孩子总是能让人看到希望的。小外孙苦根跟着福贵一老一小相依为命,可是苦难再次降临到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头上。苦根从小没吃过好的,七岁那年死在一锅豆子旁。他死前嘴里还有两颗没嚼完的豆子。福贵说,清水煮豆子撑死了苦根。

福贵的一生,生下来时几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活着,却不断地在失去。

先是失去财产,后是失去亲人。他们排着队一个一人离开了他,热热闹闹的家,熬到最后只剩了他自己。

但他还是要活着,犁地耕田种庄稼,养活他自己,直到命运把死亡摆到他面前。他没有功夫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可他的一生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当他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回想自己的一生时,也会得出他的感叹。

年轻时在赌桌上赢走他一百亩地的龙二,得了地主的头衔没多久,就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枪毙了。

跟他一起被抓了壮丁参战的春生,当了县长后,也在运动中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终于受不了折磨选择了自杀。

而他还活着,活到热热闹闹的家只剩他一个。他买了一头跟他一样的老的老牛陪着他,村里人跟他说,这牛只能活两年三年的。他想,两年三年也就够了,恐怕自己都活不到那时候呢。

没想到,牛跟他,都一直活到了现在。

他给牛取名也叫福贵,很明显,他觉得牛就是他,他好像也是牛。

《活着》是虚构的小说,福贵是虚构的人物,可是读来那么真实。在福贵的那个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活成福贵生活里的一个片段,或者多少人的经历,就是福贵的一种经历。

《活着》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苦的,但是福贵的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家珍说,“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4问题提出的学科背景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陈述性知识、化学程序性知识...
    Hfocus阅读 355评论 0 0
  • 这个冬天对很多前端er来说是难过的,经济不景气,各大公司纷纷停止初级人员的招聘。然而灾难却不止如此,很多公司为了节...
    BeLLESS阅读 3,983评论 5 25
  •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多云 亲子日记(422)王婷爸爸原创 今天看了两个小故事,很受启发,与大家分享。 一只...
    朋友是老酒阅读 1,934评论 14 94
  • 春节前夕,台湾籍的林女士,从香港回到从化县江埔公社锦三大队探亲。她见到家中的叔仔陈德贵,就拿出一叠人民币,亲切...
    含辛鱼阅读 3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