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计划好要跟你一起去看《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也是真的喜欢你》这个电影的,原本是5.1日上映,而这天也是我们一周年的纪念日。但因为疫情,我们终究还是没见到,电影也不想去看了,看了宣传片以后我隐约感觉到这也是一个俗套的校园步入社会的故事,想去买票不是因为预期多好看,只是因为这个名字吧,算一种纪念,算一种仪式。
刚刚在电脑上看完了这个电影,屏幕前的我已经哭成了泪人儿。
影片开始那段说实话我真的要弃剧了,演技尴尬、剧情浮夸俗套,如果是初中高中的我或许会喜欢这样,但现在的我只能说看的太多尴尬地真的一点时间也不想浪费。
但还是抱着对片名的期待,我想后面会不会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快进了最开始的一段,到大学时期的时候,剧情已经开始有一些真实了。
每天抱着手机笑,电话视频一聊就是很久,跟身边朋友交流极少,变得话少,仿佛她的世界里只有屏幕那边的男朋友,本科时期我舍友就是这样。
那种在爱情里的试探,在乎自己还是对方谁更主动,纠结到底是谁爱谁多一点,纠结要不要每次想他都要告诉他,会不会让他觉得我太离不开他,他会不会觉得我烦,消息到底每次要不要秒回,隔着屏幕的异地恋时间一长各种没有安全感就会不自觉地涌入脑海。
男生在女生不及时回他消息,在看到她跟朋友玩的很开心后,开始想她会不会不需要我了,飞到女生身边见面,然后约定想念对方了一定要及时说出来,那种在意,那种试探,那种想念,都是异地恋中最最真实的我们。
刚开始带着对一个俗套故事的刻板印象只是因为名字看的这个电影,在故事中间的时候自己却在这边不停地擦眼泪。
女生不停地充实生活,打工挣钱,为了可以不再想男生,为下次见面攒钱;尽管分隔两地,也都拒绝着别人的示好,只是跟屏幕里的你谈着阿斯巴甜的恋爱;
实习后,女生自己一个人在北京,加班,胃病,熬夜,住院,这些都是她自己一个人熬着。
女生住院后,男生飞回国,他们一起待了两天后,一天早上男生在阳台抽烟拜托那边的同学跟导师再请两天假的场景被女生看到,他们沉默了很久,也说了很多。女生说她后悔了,她低估了距离,也高估了自己。她也知道男生那边的为难,最后说了句,你走吧,这两天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你,我确实很幸福,但你还是走吧,我怕我习惯了这种感觉。
我曾经也说过不少大话,我说要是我男朋友有这样的好的出国机会,我肯定会让他去,我不想成为他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如果那样我想我会后悔,如果有一天我们分手了,我怕你也后悔,爱情本身就是两人一起变好,不需要一方牺牲和放弃。
但就是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可以说地如此理直气壮和理智,道理我们都懂,但距离也是真的难以跨越。
影片里有句话:跟你在一起,每一秒都是倒计时。
最后的彩蛋,放了很多异地恋在车站的视频。依稀回忆起自己在每次分别都大哭的场景,有时候是你还没走在拥抱的时候就哭了,有时候在我自己安检地时候哭了,忍得最久的时候就是上车后我在座位上一个劲地哭,一直强忍但还是没有忍住,旁边的大叔还以为我怎么了一直看我。
我记得我跟你说,对于见面我喜欢又不喜欢。因为每次见面就意味着要分离,而每次分离都是痛苦、不舍,异地恋最开心地应该就是要见面前两天的时候了吧,心中有期待,倒计时的不是分别,而是看见你。
我从来没想过我会谈异地恋,也没想过会好好谈异地恋。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异地之于恋情,就好像风之于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助长那些强烈的。
不是每一个异地恋都会有好的结局,但至少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都为它变好在努力着,都在一点点地学习去靠近着,我想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