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在沈阳之104:养不活的小分葱

  

  刚才到窗台跟前看了看,老妈从老家带回来栽种的两盆小分葱早已全军覆没,一株也没有存活。

  二十多天前,老妈就已经接受这个结果,还说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没有考虑植物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其实,老妈栽种的不只是来自重庆老家的小分葱,还栽过来自四川的小蒜。

  四月初,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刘杰从四川资阳老家开车回哈尔滨,路过沈阳时到我家停留,捎来了包括柠檬、粉条、泽耳根(即鱼腥草)、儿菜、鸭蛋在内的一大堆当地特产,还有川渝一带常见的小蒜。

  这些带着家乡气息的土特产,让老妈眉开眼笑。

  尤其是见到那一大把洗得干干净净但还带着根须的小蒜,老妈的心思又活泛开了:是不是可以试种一下?

  当时,老妈从老家带来的小分葱已经过了最初的茂盛期,蔫不拉叽,要死不活,像是进入暮年的老者,毫无活力,奄奄一息。

  对于那两盆小分葱,老妈似乎也失去了信心,于是转移注意力,琢磨着试种一下来自四川的小蒜。

  其实,看到那些水灵灵的小蒜时,我也动过试种的念头。可我习惯于动脑不动口,更不动手,也就想想罢了。

  老妈却不一样,想到了就去做,并且动作很快。

  可不是,刘杰前脚刚走,老妈就挑选了几株根须发达的小蒜,栽种到原来种小分葱的盆里,期待出现新的奇迹。

  人老了,有时就像孩子一般可爱。比如我老妈,喜欢挑战新奇刺激的事物,更乐于自己动手寻找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比如,在城里的阳台上种菜,对老妈来说并非新鲜事物了,去年她就试验过一把,结果苦瓜没长成,小辣椒倒是收获了不少。

  比如,在玻璃缸里养鱼,老妈精心伺候着,天天惦记着喂食、换水,可那些大大小小的鱼儿却不给力,死了又死,换了又换。好在老妈并不气馁,反反复复,自得其乐。

  比如,对家里那几盆花草,老妈也很上心,不时浇水添土,还从邻居家要来可以插栽的新品种,希望可以亲手培育出惊喜。

  或许,对于老妈而言,种菜也好,养花养鱼也罢,要的就是个过程,图的就是个乐呵,至于结果,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经历过那些小挫折过后,老妈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比如种菜,去年她还兴致勃勃,恐怕还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雄心壮志。到今年,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菜市场啥都有,不费那个劲了,还是种种花草吧。

  至于那两盆栽种失败的小分葱,老妈自己也分析了原因:一是南北气候差异所致,二是自个儿想得太天真。她还说了一句很有生活哲理的话:干啥不能凭想象。

  老妈还进一步剖析自己:原先我还准备从老家带韭菜过来栽种,看来是行不通的。

  老妈总说老家的韭菜不像城里的韭菜那么肥壮,也香了许多,如果能移栽过来,该有多好。

  渝夫  2013年5月30日7时1分写于辽宁省沈阳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