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背包,挂着相机,准备好各种证件和银行卡,然后我就开始了我的青岛之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习惯了低着头走路,猛一下抬头发现天空如此陌生,如此浩阔。总是纠结小事,无缘无故的失落、伤感。于是,我想出去走走,独自旅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到外面去,看看自己的渺小,也许能够慢慢体会长大后融入社会的无奈。不必纠结,唯有适应。
因为是临时决定,所以到买票时只剩下站票了,十几个小时的行程,不知道青岛有什么魔力吸引我,让我认为自己可以站十几个小时。也许是因为好奇,因为无知,因为自不量力。这是我第二次乘火车,第一次跨省之行。
火车票是凌晨2点的,所以没有去找旅馆。国庆期间人很多,所以在合肥火车站广场上坐等,也不感到孤单。盲目地盯着显示屏上跳跃的行程,幻想着汹涌的海水。月亮升起来了,潮水也该涨了吧。随着拥挤的人流终于上了我的那班火车,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青岛我来了”。只是已经是深夜了,哄哄的火车声正好可以作为催眠曲。我在火车过道上用背包垫一个座位,这样暂且睡一会儿吧。
我能感觉得到的清晨第一缕阳光伴随着“让一下,让一下,早餐盖饭”将我惊醒。看看周围已经是崭新的一天了,也许已经跨省了。从背包里拿出一罐方便面,捧着方便面看着眼前飞逝的植被,绿色和阳光充斥在眼前,然而我无法看清。像一个盲人,除了感觉。我陷在一片迷茫中,只是偶然间抬起头来,看到远处的风景。大片大片的黄豆已经成熟,再远处,小山和大树貌似是在缓慢的移动。
火车沿线只有大片大片的田地和植被,鲜有人迹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盯着盯着便觉得疲倦。于是,又开始在过道上打盹儿了。火车一站一站的前行,我在睡醒之间朦胧的间隙,感觉到离家的距离更远了。
火车是在晚上10点到达青岛的,没有一下看到向往的大海。盲目地随着人群来到公交车站,搜索到出发前准备的地名:栈桥。
在迷蒙的路灯下,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岩块。这个时候还有几小群人在这些岩石上跳跃着,不知道在干什么。我无暇顾及。踽踽独行在栈桥上,盲目的搜寻着旅馆。虽然是旅游热季,但在这个节点,青岛的街道上我一时找不到人。车站的人群,公交车在吞吐中将他们消耗殆尽。这时候,流浪就这样赤裸裸的浮现在脑海。
以前总以为“流浪”这个词很潇洒,无牵无挂。只是这次近似的体会,让我知道流浪者在夜深人静时唯有扪问内心的深层次的孤寂。这也让我想到以前自诩遗世独立显得多么可笑。因为好歹在没人交谈时,可以通过自言自语让周围的人听到自己的想法,能感觉到是有人的确在听。而现在连自言自语的力气都没有了。
走了很长一段路,极地海洋馆、鲁迅公园就这样在眼前略过。在这样的黑夜,我打心眼里觉得阳光有多么美好。终于在岔道口遇到三个在找旅馆的济南大学的同学。我本能的和他们攀谈,北方人一直给我热情豪爽的印象,通过交谈我确认这是没错的。我们四个一道继续寻找,终于在一个被人退了房的旅馆找到了一个唯一的三人间。虽然萍水相逢,但是他们待我很好,给我买夜宵,让我一个人睡一张床,他们三个挤在两张合并的床上。像我这样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人,如果一个人找旅馆,结果可以想象。他们爱看战争片,喜欢本省的节目,虽然我一个外人在场,他们也不避开大声谈论的性子。我在心里想着以后来北方发展。因为缺乏,所以向往吧,感觉上氛围能影响一个人或者说根子、本性。
上午十点我们一起离开了这个一夜之家。在火车站我们分别,留下QQ号。只是我到现在都没有收到他们的好友邀请。也许是号码错了,也许只是出于礼貌,那有什么关系,至少我感觉得到美好。
沿海之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心动魄。到了大海,我站在海边,向前看的时候就看不到另一边。因为空泛,因为无法估计、无法预知,我觉得虚幻。海边上拥挤的人群和海面上的“特技表演”扰乱了我旅行的初衷。然后,继续盲目的向前走着,此前我曾乐观地对自己说:“虽然别人说假期不要去旅行,那只是看人头。而我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人。”但看着这么多的人头阻断我前行的方向,我的耐心和冒险情绪全部崩溃。到五四广场已经是傍晚了,我趴在临海的栏杆上,看着夕阳和临海的建筑。此时的情绪和风景才属于旅行,只是我想家了。
一个人在外面,我才体会到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不易。我想家了可以马上踏上归程,然而他们却要为了生存继续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