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参与「2020高考作文同题征文」比赛,选题为江苏卷,作文主题见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易经》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人事相互感应,只因彼此志趣、意见相同,彼此情感、思想一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平台让每个普通人有了更便捷的展示自我、分享美好的途径。在这些平台,我们会期待自己的分享能得到回应,我们渴望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被认同,在认同中走向深邃,在深邃中走向成熟。一旦得不到回应便可能无限沮丧,陷入迷茫、颓废甚至绝望。其实,得不到认同恰是最好的认识“认同”的契机,若想得到认同,首先要学会认同。
真正的认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对人事的认可与赞同。学会认同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丰富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国诗词大会两次屈居亚军的彭敏,最终在第三次如愿以偿、夺得冠军。而这样的结果正是源于他对“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的认同,对两次与自己博弈到最后的对手的认同。正是在这样的认同过程中,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付诸行动弥补自己的不足,终于让自己获得超越,赢得最美绽放。由此可见,学会认同,就是丰富自我超越自我的最佳路径,如此,又何惧人生路上不被认同?
于是,我们的人生便可以走得更稳健更坚定。认同,归根结底,是对一种生活状态或价值观的认可。“以中有足乐者,不觉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由得想起明代大文豪宋濂对后辈马君则的教诲,有了这样的对“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的认同,他便成了生活的远视眼,他看不见饮食的粗陋看不见衣服的破旧。认可了,方能义无反顾追寻它靠近它。孙少平认同的是那个双水村之外的广袤的世界,于是,他成了黄原最底层的揽工汉,辛苦沉重的工作几乎将他压垮,但是他没有抵触这样的艰辛,反倒平静且热情地接受生活的苦难。斯特里克兰认同的是他心中的“塔希提”,于是,他放弃安逸的生活挣脱人性的枷锁,即使生活穷困潦倒,他也坚持枕着月亮前行,执著地奔向属于自己的远方,完成了旷世杰作。一个人一旦认同了某种生活状态或价值观,他便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平静地接受,然后向着认同的目标以一种朝圣的心态执着迈进,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前行。
正如阿米尔对拉辛汗的话语的认同:“当恶行导致善行,便是自我的救赎。”他铆足了劲走向那条荆棘丛生的路,他走得无怨无悔,走得坚定欣慰。因为他知道那是一条向善的路,是一条凝聚亲情的路,是一条挣脱禁锢恢复自由的路,是一条艰辛却又满含希望的路。“为你千千万万遍”, 有了对理想信念对价值观的认同,前行之路纵使障碍重重,亦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当然,一个人对外界的认同,不是盲目地崇拜或虚假地附和别人,随意地轻视甚而否定自己,它需要我们能牢记初心明晰自我。“知人之智,自知者强”,自知方能知人,惟其如此,方能避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东施效颦,抑或一味认同而丢失自我的邯郸学步,亦才不致失去年轻人该有的灵气与朝气。犹记得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女孩,只因13岁时那动人的一瞥,从此便有了关于那个成年男人的梦,十年如一日的等待、靠近……只要对方喜欢的她都会努力去做,这样的认同感虽然让女孩变得更安静更充实更专注,但是女孩似乎在这样的盲目认同中丢失了自我。因为这种盲目的认同,而让自己独自承受本不该承受的痛苦,独自承担本不该独自承担的责任,以致陷入彻底的绝望。如果能在认同中多一点对自我的认可,明晰爱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两颗灵魂的相呼应答,又何至让自己的人生来不及开花就黯然枯萎凋零?
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文化多元,认同更需要我们的思辨能力。“惟其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而永久,共三光而永光”,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迅速判断出自己所需,果断地逆流而上!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学会认同,在认同中绽放自我,在绽放中赢得认同,彰显更好的自己,活出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