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控力》第6章,“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人的大脑中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任意妄为、及时行乐的自我,还有一个是克制冲动,深谋远虑的自我。
通常都是大脑里的这两个自我,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而控制的机制却是不同的。及时行乐的自我,控制机制是应激反应,这也是大脑的最基本的功能,而深谋远虑的自我,控制机制是三思而后行。
一、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主要是因为受大脑的应激反应所控制引起。大脑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启动应激反应保护我们的生命,比如遇到野兽时,是逃跑还是战斗,又或者是静止不动。而且大脑还会千方百计维持人的心情愉快。
当我们有压力时,比如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大脑就会自动进入一个寻找奖励的模式。
比如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可能就会不停的抽烟、吃糖,也许他平常很少抽烟或者不喜欢吃糖。这就是大脑给予他的提示,是大脑的指引。
比如,令人恐惧的吸烟警示会让烟民更渴望香烟。
应激反应导致释放压力荷尔蒙,同样也会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程度。这就意味着当你面临压力时,你面前的所有诱惑都会比平时更有诱惑力,因为在这里有了多巴胺,多巴胺会让你兴奋。过去我认为多巴胺会让人心情好,其实是错误的。多巴胺只是让你更加兴奋,而且是面对诱惑时的兴奋。
正是压力荷尔蒙和多巴胺两个家伙“强强联手”,让我们面对更加强大的诱惑,这时大脑给我们的奖励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导致了我们各种不符合逻辑的行为。
比如在电视里,很多消费广告都是插播在一个恐怖压抑的节目之后,因为恐怖之后,人们往往有购物的冲动。书里说这是恐惧管理的心理现象。当人们意识到恐惧和死亡和,大脑就会寻找保护和安慰。
另外,还有的超市为了促进销售,会把殡仪馆的宣传册放进购物车里。
总之大脑想要你快乐,当大脑识别出你不快乐,你有压力时,大脑就会悄悄的开启应激反应,让你面临更多的诱惑。
当你屈服于诱惑时,内心又会充满了罪恶感。
“那又如何”,罪恶感不起作用。
二、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比如,一个节食者,没有抵挡住眼前美食的诱惑,反而会说“那又如何”,既然失败了,干脆吃光了算了。
当你没有抵挡住诱惑时,心里会有罪恶感,结果你会用更大的罪恶来抚慰自己。也就是说罪恶感不起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这也是大脑给我们的应激反应。因为你的罪恶感让你不开心了,这时候大脑就会跑出来当好人,想办法哄你开心,在你面前叫嚣“那又如何”,放弃了就开心了……,大脑就是罪魁祸首。
一个有趣的实验,说明放弃罪恶感,就会让你有力量坚持目标。
参与实验的是一群节食减肥的人。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先让实验者在4分钟内吃下整个甜甜圈,再喝一大杯水,然后填写问卷,描述此刻的心情。
写完之后,研究人员给其中一半的人发了一条信息,信息的内容是:“因为吃了甜甜圈会产生罪恶感,但是不要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
实验的第2部分,每个人要试吃三大碗糖果,并按好吃程度进行排序,想吃多少吃多少。
最后实验人员通过称重,得出每个人吃糖果的重量。
结果发现,收到信息的人平均吃了28克糖果,而没有收到信息的人。平均吃了70多克糖果。
收到的信息,表面上看是鼓励多吃,起到的作用是减轻罪恶感。结果反映在后面试吃糖果的时候就会更有节制。
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减轻了罪恶感,大脑就不会跳出来当好人了。
所以失败的时候要原谅自己,自我批评只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每个人都会犯错,既然失败无法避免,那重要的就是如何面对,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只会让你离目标更远。
当你躺平了一段时间后,你又会觉得自己如行尸走肉般的混日子很不开心,然后应缴反应的大脑又会跑出来哄你开心:是时候该改变了,下决心改变吧,你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然后给你展现了一幅改变后的美好画面,这时候你开心了,好像又恢复了自控力。
然而作者说下决心是伪装的自控。
三、 为什么说下决心是伪装的自控?
前面我们看到大脑一直在给我们做承诺,奖励的承诺、缓解压力的承诺。现在又给了我们一个改变的承诺,用一个决心让自己变好的决定让你开心。
比如,做计划、发誓,越宏大的目标越能让你开心。只要你开心了,大脑的目的就达到了,应激反应结束。
做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这个决定并不能让人改变,而只能让你感觉良好。这是又一个意志力陷阱,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而当我们有所行动后,发现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正向反馈,于是我们又一次情绪低落,面对诱惑;又一次失控,有罪恶感;又一次放弃躺平;又一次下决心改变。如此循环往复。
打破此循环的节点:
1、无论事情顺利不顺利,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就会启动大脑的应激反应,让你面对诱惑。
2、一旦情绪低落的话,采用运动锻炼、阅读,听音乐,冥想、瑜伽、祈祷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血清素、摧产素,可以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这样就可以让你远离诱惑。
3、一旦失控时,不要有罪恶感,要原谅自己。减轻罪恶感有助于继续关注目标。
4、当你下决心改变时,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中目标、小目标、微目标,从微习惯做起。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关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