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拿着一支小雪生雪糕问儿子:“你知道在我们小时候这个雪糕叫什么名字吗?”
儿子:“不知道。”
爸爸:“叫大花脸”,两人哈哈大笑,“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放了暑假,只要一听见街上有叫卖雪糕的,街上的孩子就都跑出来了,一大群人围着那个自行车上的泡沫箱,你知道那么热的天是怎么不让冰糕化掉的吗?”
儿子想了想:“不知道。”
爸爸:“是用棉被,打开泡沫箱的盖子,就看到冰糕被棉被包的严严实实的,揭开棉被的一角,看到的雪糕只有两种,一种叫冰棍,另一种就是大花脸,我印象中的冰糕就只有这两种,那时候大花脸是五毛钱一支,你猜冰棍多少钱一支?。”
儿子:“是四毛吗?”
爸爸:“两毛。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支五毛钱的大花脸,但是很少能吃到,不像现在,选择这么多。还有一个东西,就是火腿肠。我记得是我五六岁的时候才有的火腿肠,那时候没有超市,都是村里的小卖部,那时候我奶奶,也就是你的老奶奶带着我去买火腿肠,两个人都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叫火腿肠,就跟人家说要买那个红肠,搞了半天人家才知道我们说的是火腿肠。你知道当时我是怎么吃火腿肠的吗?是从皮开始吃,剥开火腿肠,连舔带啃的先把皮上带下来的那点吃的干干净净,再咬上那么一小口,一直在嘴里嚼,一直嚼到一点都没有了,都不晓得是怎么咽下去的,然后就回味那种美味的感觉,吃完一小截,再包起来,留着明天吃,一根火腿肠能吃好几天。”
儿子:“这就是延迟满足。”
爸爸哈哈大笑:“你啥都知道。那现在咱们是怎么吃火腿肠的呢?一买一大包,大口大口的吃下去,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怎么能体会到它的美味呢?你看哈,以前虽然东西少,但是从那小小的一口中获得的快乐却是现在一百根火腿肠也远远不及的,这就是少即是多,你以为现在是物质极大富足了,但其实是心灵极大空虚了。”
儿子:“爸爸,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火腿肠了。”
爸爸:“你若是真的知道了,那你也能像我喜欢大花脸和火腿肠一样喜欢很多东西。少即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