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理性,有一个很好的解释:理性就是行为与目标一致。
“我赢一局就睡觉”
我们玩《王者荣耀》时,是不是本来只想睡前玩一局,结果输了很不开心,暗暗发誓:我赢一局就睡觉。结果玩到半夜,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
这时候我们想,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是要一整夜不睡觉吗,还是享受被游戏控制的感觉呢,都不是吧。
那我们的行为就可以说是不理性的行为。
事实上,当我们定下“赢一局就...”的目标时,就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掌控权,掉进了游戏里设置的等级陷阱。
那些玩一整夜的人,绝不是一局没赢过,而是被游戏的快感支配,已经身不由己了。
理性的选择是,我的目标是要在睡前放松一下,那么“玩一局就睡觉”是合适的决定,如果我们发现一旦开始玩,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达不到放松的效果,那不玩或是换个轻松的游戏玩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TA必须跟我道歉”
我在大学时,专业是广播电视学,很多课程都需要小组合作拍一个视频短片,分组是随机的,常常有不熟悉或者不喜欢的人被分到一组。
一次作业中,A和B被分到了一组。
A费了很多精力说通了一个老师接受采访,B是采访时的主摄像,在一下午的工作之后,回到宿舍发现采访录像全程没有声音。
A非常生气,觉得B没有好好对待这次作业,浪费了她的付出。
“她必须向我道歉!”A对其他成员说。
而B觉得自己的摄像机出问题了,她还不高兴呢,怎么可能道歉。
如果A停下来想一想:我的目标是什么呢,肯定不是要她道歉,而是想怎么补救这次的失误,好好完成作业。
想明白了这点,就能放下对两个人是非的争执,而投入到更主要的事情中去了。
“我还不信我就做不成了”
我曾经加入过一个创业团队,创始人是一个很厉害的学长,以前和他一起创业的兄弟已经拿到了300万投资,干得风生水起了。
而他提前退出了那个项目,打算独自创业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
项目持续了两年,却只拿到了学校的一些公益奖项而已,而他已经大四,自己也已经获得了北大研究生的录用资格。
这个时候,大家都劝他理性的放弃这个项目,先去北大读书。
但他看着自己的兄弟做的项目,总是觉得:我还不信我就做不成了。
说出这句话,他创业的目标就已经不是想要达成他的初衷了,而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赌气。
做出放弃这个决定很难,我们需要与自己的欲望对抗,与自己的情绪对抗,与外在的评价对抗。
遇见事情、产生情绪后,停3秒,问一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能帮助我实现这个目的?
想清楚自己的长远目的之后,自己就更不容易被当下的情绪牵着走,也更能知道该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