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无情五七
哈耶克说人一定要承认理性的有限性,不要高估理性。但我个人认为,尽管理性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克制与自制达到自律的状态。
世事繁华纷纷扰扰,有太多的是非名利纠葛。人的思想如同长着翅膀一样,自由飘荡,毫无定向,可以欢喜,可以忧愁,可以满足,可以怅惘。而人与人的相处就非常神奇的可以带来更多更为复杂的感受。
奥斯卡·王尔德说,一个人总是可以善待他毫不在乎的人。人有时候越是在乎一个人,越是对他有太多的要求,心生各种期待,当然,期待越高失望也就会跟着增长。
人很多时候不能很好控制长着翅膀的思想,若这思想是催人奋进的倒还好,可若是让人颓废不安的,那就需要适当的拔掉这个扰心思想的羽翼,使它落地安生,莫要不着边际的乱飞乱撞,免得伤害到别人。
尽管人的理性总有脱缰的可能,让思想让心思自由驰骋是最舒服的状态,但我们是群居生物,广袤的大地上不是独行侠,思想的自由可能会发生冲撞。所以,需要克制一下自由飞翔的各种想法,不时地修修其飞行的轨道,按着理性的梦想徜徉于世。
自由思想其实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如王小波所说“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希望智慧、性爱、有趣被超越,把一切属于趣味性的东西搞成道德教育”。自由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武器,历史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都是为了统一思想,让渺小的个人思想,统一在法律或者道德的框架下,让很多光辉的自由思想封印在暗黑之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所有自由思想中最变化莫测的一种思绪了,也是最让人纠结与难控的。欢喜与忧愁只存个人心间,莫扰人是最好的一种理想状态。但人绝大多数时候自利倾向太浓,总会自觉不自觉的突破界限,给他人带去困扰。此时,便需要拔掉这不安分思想的羽翼,安安静静地寻一方天地,将诸事置于脑后,向内观心,理清思绪,方为上策。
中国人多是好事之人,总有一些人喜欢移花接木的故事,不仅要围观歌舞升平之事,更喜欢粉饰黑暗之事,喜欢看热闹的人比比皆是,时不时发出自认为高见的想法来,引人侧目。
沉默或许是最好的立世原则之一,自制是沉默的力量之源;忍住或许是最高明的做法之一,克制是忍住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