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终身成长社区,陪你一起终身成长!

(一)

每个想要追求幸福的人,都必须要注意自己心灵世界的修行。内心越丰富的人,看待这个世界越美好。

叔本华说:“一个人是根据自己的心灵状况来看世界的。

你的心灵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有这样一个哲学小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是一对挚友,佛印是一个经常笑眯眯的,从不生气的人,有人就说佛印比苏轼的境界高。苏轼经常不服气,总想各种小聪明来和佛印“比试”。

话说有这么一次,一个炎热的午后,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边上,有一个小凉亭。苏轼和佛印盘膝对坐,两人身前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壶热气腾腾的香茗。两人边聊天,边喝茶,虽然怡然自得,但身上的热气还是免不了的。不一小会,两人头上都冒起了“袅袅”的白雾来。

苏东坡看着大腹便便,头顶上还冒着烟的佛印,突然心生一计,朗声对佛印说:“佛印兄啊,你看你我二人头上,都飘着白烟,你看我的形象,你觉得我像什么”。

佛印,笑笑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东坡,点点头,道了声:“多谢佛印兄夸奖”,然后就一动不动的盯着佛印,好像再说“佛印啊,我都问你了,你也快问我啊,来而不往非礼也”。

佛印心知肚明,轻轻一笑,不紧不慢的问道:“苏兄,你看我的形象,你觉得我像什么呢?”

苏东坡,哈哈大笑,张嘴就说:“我看你想一坨热乎乎的牛粪”。

这天下午,苏东坡心情格外清爽,见人就说,显得十分得意。

当苏东坡回到家中,刚好见到自己的妹妹苏小妹在家,于是又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掩嘴轻笑,对苏东坡说:“哥哥呀,我看你是输了才是。佛印心中有佛,看到之物皆是佛!而你看到的是牛粪,说明你的心里是什么呀。”

苏轼大囧,赶紧跑去给佛印道歉。

(二)

你独处过吗?

独处的时候你是感觉寂寞多一点,还是舒适多一点?

当一个人不断的追问自己生命的疑问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开始了修炼。

尼采说过,“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追寻人生的意义,使人生产生了意义。”

其实,生活中处处是修炼。

今天吃完晚饭,去洗碗的时候,我带着耳机,听着耳朵里不知名字的小提琴曲子,脑袋里的思维就开始跳舞了。水流哗哗的从手指缝里流过去,在我的家人看来,我好像是在洗碗,我手上的动作却只是被潜意识控制着。

我的思绪却飘飞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我在思考,我为什么在这里洗碗,我为什么活着,我深处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看不见的宇宙深处到底有什么样的璀璨,有没有另外一个和我一样的生命,在宇宙中某个角落,和我做着一样的事,想着一样的问题。

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当你专心去做一样事情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那种专注的感觉,有个说法叫做“心流”。心流是非常幸福的体验。

专注当下,反而更能让人感到幸福。无论你是独处还是和他人在一起,只要你的心灵是富足的,你的灵魂就是富足的。

有句话很流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万里挑一的,不就是那些内心真正富足,对外无所求的至高的精神境界吗。

(三)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也有人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在路上,是指在追寻生命真谛的路上。无论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徜徉在书的海洋,都是鼓励人们不断的前行,不断的追求。上下求索,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物质上的满足,永远无法填满我们的欲望。只有不断追求精神的力量,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年轻的时候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就是选择安逸。

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要么阅人无数。

我们都需要成长,终身的那种。


终身成长社区,陪你一起终身成长

太极 / 终身成长社区

2020年8月10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