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文的你,想想下面这些短语,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A、今晚月色真美。B、那一刻,我很暖。C、很想带你去吹吹风。怎么样,猜出来了吗?
咋一看这些都是自我感受的表达,其实是网络上东方人关于“我爱你 ”的表达。这样的表达确实很美,他的暗示是说我喜欢你,我喜欢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但是老天呀,这样说谁能听得懂啊,如果你拿这样的话去表白,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对你的满意值。
的确,我们东方民族更倾向含蓄的表达,委婉地表达,会让我们的沟通效率下降。但可是我们小时候却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我们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大人会跑过来问:摔到哪里了?疼不疼啊?我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回答哪里破皮了,哪里疼。等再大一点,青春期这样子,如果我们摔着了,别人关心地问哪里疼,我们就会掩饰自己会回答:还好,没啥大问题。成年之后,要是摔着了,有人要问情况如何?我们的表达更加含蓄了,会说:“你觉得呢?”要让别人来猜测自己情绪。
如果回头思考,哪一种表达更有效果?肯定是孩子时候的表达。因为直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情绪、感受,反而会马上获得帮助或关心。而长大之后,我们却遗忘了如何把内心的情感、感受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很多人会告诉你,在与人沟通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有礼貌,有时候为了照顾他人面子,及时自己不喜欢,不耐烦,也会耐着性子保持客气。就算是拒绝他人也是很客气的。
但我想说的是,学会直接表达,或许当时有一些尴尬和难堪,但何尝不是让彼此了解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呢?
特别是职场上,如果想获得高效的沟通效果,我们就应该学会直接,明了,坦率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节省彼此的沟通时间,为和睦相处锦上添花。但是要注意,直接表达,并不是所有好话赖话都不留情面的一通说,想做一名沟通表达的高手,一定要规避一些错误的直接表达方式。
二、错误的直接表达方式
有人说直接表达很简单,就是直接把想的不饶弯子说出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好意思,我说话一直比较直。
——我说话一贯直来直去哈,你别见怪。
记住,所有的语言表达都是智慧和礼仪的体现,千万不要把没有分寸的直接当着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
以下三种所谓的直接表达,千万别犯。
情景一:过于直接,不留余地
东方人的赞美过于含蓄,而批评却又过于直接,这很容易引起不忿情绪
情景二:信息过多,容易混乱
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用一句话表达所有信息,假设你把三四个信息点集中在一句话里,这很容易让对方抓不住重点。
情景三:抓错重点,无效沟通
如果你把直接表达等同于情绪发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尤其是在职场里,过于直接的情绪表达并不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
没有经过训练的“直接表达”,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直接表达法,只会给沟通带来不好的结果。
真正的直接表达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用ODCR思维图来分析一番。
三、直接表达总模型:直接ODCR思维图
一)直接表达的目的:
我们习惯间接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当我们七弯八拐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时候,殊不知接受你语言的人一样有七弯八拐的天线,实际上他接受不到你的真实想法,造成人际交往中的无效沟通。直接表达的目的就是要养成直接表达感受和需求的习惯,想要什么,不要什么都直接表达出来;喜欢和不喜欢都直接表达出来,就能在沟通中达到目的。
二)直接表达满足他人的需求:
任何沟通都是有成本的,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直接表达出你的感受和观点,就可以跟人有效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别人也会立即收到精准的信息,会更有执行力和时效性。
三)直接表达的核心:
表达的核心其实就是“我想法是什么?”和“我需求是什么?”让对方在最小的信息里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四)直接表达的结果:
直接表达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多一些坦白的真诚,少一些无谓的套路,是对彼此时间的重视,也是对彼此关系的珍视。
五)直接表达要注意沟通中有逻辑
所谓逻辑,简单说就是指一切事物客观运作的规律形式。而我们与他人的对话,就是不断挖掘和印证话语背后的逻辑。
我们知道,沟通的过程是与人互动的过程。所以有几个问题需要去认真思考:
1、我希望向对方表达什么意思?
2、对方在向我表达什么意思?
3、我跟他在哪些方面要达成共识?
六)、沟通中精确传达键信息
关键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在一句说话的一个表达中沟通中,最重要的是把关键信息表达出去,并且以一定的逻辑一定的顺序表达。
关键信息传达有一个公式,大家可以记一下:
关键信息=(什么)情况+(什么)结论/理由+(具体)行动
中国人很喜欢表达的是是而非,不直接说好或不好,这就导致说话的两个人得靠猜来理解对方的表达,所以导致很多夫妻都会觉得为什么他(她)就不懂我呢?
直接表达你的感受,说出你的需求,提要求,不要有批判指责的字眼,记住你要跟对方达成的共识,以及你要沟通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沟通才能更有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