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党规党纪,建设廉洁文化,始终是我党在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只有先做好廉洁,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从古至今,清浊对立。如清朝有廉洁官于成龙,一生清廉奉公,刚正不阿,被康熙赞为“天下廉吏第一”。东汉有名丞相杨震深夜被赠黄金,以天地知你知我知严词拒绝。不管是于成龙的坚守清廉,还是杨震在暮夜无知中扛住的金钱诱惑,都是执政者恪守廉洁的生动写照。
河南落马网红“土坯房书记”王占芳,从为民请命信誓旦旦的官员到因受贿而锒铛入狱的腐败分子,就是权利认识的错位,成了欲望的保护伞。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千尘不染,方可清气长存。
我们要以此为鉴,始终坚持对照理论与理想、党章党纪、民生民心,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去行为之垢、立为民之智为重点,依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的契机,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服务、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工作职责进一步夯实。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谈及廉治。其中所提倡的做人以廉为先,做工以廉为首的为官理念,至今对我们广大领导干部仍有警醒的意义。
廉洁从政是为官者的最高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为官者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半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黄金,请他给予关照。当即遭到李汰的回绝。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心为公字、自会宠辱不惊。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我们经常提到的“两袖清风”就是歌颂他的故事。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坚持原则立场,让党性修养强起来,让自我的约束严起来,我们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就要牢牢把握,传承清廉正气,争做时代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