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金丰中学

距离镇上不远,曾经有一所开办时间不长的初中部,有别于镇上的初中,称为“金丰中学”。

在公路边仅仅可以看到一座背靠公路的教学楼,上面贴着醒目的“国民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的宣传标语。小时候,每次跟着爸爸在镇上来回时经过,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念这句标语。虽然句后的出处我不太喜欢,看多了也因为这句话的缘故慢慢不再那么排斥。有时候也会好奇:里面是什么样子?

我的两个表姐,四姑家的大表姐和二表姐,大表姐初中三年都在金丰中学,二表姐在这读过一两年。两位表姐小学毕业时,都考量过镇上的芦溪中学和镇外的金丰中学。大表姐更喜欢金丰,认为没有镇上的嘈杂,能更安静地读书。二表姐最终也选了金丰,什么缘由我记不清了,隐隐记得二表姐似乎希望到镇上去。不过是大表姐的观点得到了长辈的认同,还是在长辈们的影响下进了金丰。

第一次进金丰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些年,表姐们曾经带我学大人步行去赶集。后来,我还带着弟弟独自行动过一次。也就是这次,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二表姐,她请我们去她的宿舍看看。我没想到会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几经犹豫,还是忍不住去看看。

我们不走大门,从公路边一条小路直接进去。弯弯曲曲的黑土小道绕到一排单层白墙黑瓦的屋子前,偶尔路上还能看见几块嵌进小路的半块蓝砖头。下雨时,路上泥泞,雨水顺着踏得低平的小路积了一地,来来回回就靠这几块我认为不怎么显作用的砖头。宿舍后面有几块打理得整齐的花圃,几支金黄的油菜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更加光彩夺目。清甜的泥土气息缭绕着校园。

我一直觉得,旧时学校里那种大圆木头搭起来铺上木板的双层通铺是最温馨的。温和的陈年木头,隔着一条走道,靠墙放着一溜装衣服的木制大箱子。姐姐问我:怎么样,还不错吧?

虽然我不知道镇上那所中学是什么样的,但我却在心里认同了大表姐的观点。听说每天早起晨读的同学遍布校园,有的同学拿着书,一边走一边读,居然能走到镇上,又从镇上走回来。

我最喜欢的是教学楼前的石桌。在路上看到了它,一路上舍不得把目光移开,甚至不想再走,要是在石桌前多看一看,多停留停留就好了。在我看来,那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莫名地,石桌在我心里似乎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象征,典雅而优美。姐姐说,这个石桌是连镇上的中学也没有的,甚至全芦溪也是没有的,只有金丰这么一个。这样一来,就更加稀罕了。

今天的金丰旧址已经认不清旧时的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知,空气含着露水 早晨的光,一寸比一寸亮 海面留着昨夜星辰,洒下的月光 只是夜打船舱,梦雾冰凉 鸣晓时分,柳笛回...
    人间观光录阅读 1,560评论 5 6
  • 卓麦阅读 1,709评论 7 2
  • 腊月29,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爷爷家,明天就是大年30了,家里的大人们都忙忙活活的做着过年的准备,我也...
    王粲然阅读 4,553评论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