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的水果摊成了老太太聚集地。每日闲来无事便来此闲话家常。
老太太们多半无事。每日想找人说话,便来此。来了各自点头招呼:“来了?”“来了。”
世界是年轻人的。老太太聚集此处看彼此老态心里有了慰藉。
因每日聚首,彼此聊完各种话题。谁家孩子孝顺、谁家今日和孩子闹别扭一清二楚。久之,亦成小社会。
话题聊尽,彼此各自坐着看街景、来往人群。心思飘去很远地方。或者几十年前的某一刻、或者只是发呆。人们来去未曾注意坐在街口的老太太们。老太太却注意到每个路过的人。
街口有各式小摊卖各式小吃、水果。在街口停留的人多。或三两穿着上班制服的年轻女孩趁着闲睱出来买食解馋。年轻红润的脸上被嘴里的辣油辣出细密汗珠,嘴唇亦发红润。边吃边拎着带与同伴的吃食。
老太太羡慕看着走远的背影。她们不敢想象她们亦曾如此年轻过。穿越半个多世纪,她们亦曾年轻娇美。只是她们再亦想不起从前。时间如刀在她们脸上心里刻下足够深印迹。
她们做老人太久,早忘了自己曾经的芳华。她们早不妒忌年轻。如赏花赏景的人儿不会妒忌花的芬芳与景的美色。
老太太坐着的街口不远有化妆店。常有要上台表演的孩子被母亲领来化妆。
孩子穿着演出服,将脸画得花花绿绿分外热闹。带着喜气朝气。混杂叽叽喳喳上台前紧张的童音。老太太欣喜地望着五颜六色的孩子,如看着田里刚出土的幼苗。如山木里清新的雨,清晨清新的空气扫去老太太心里的暮气。老太太心里枯槁的土壤里亦生出细密生机。
只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更多是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吃东西。去小摊上买了吃食,打包拎上带着孩子离开。即便这样,老太太亦知足。孩子童稚的面孔让她们衰老的心活泛起来。
老太太庆幸每日坐的街口卖小吃。光顾摊位的多为年轻人。老太太们爱看年轻的生命。健康、活泼、朝气与她们的老朽形成鲜明对比。
老太太们选在小摊位生意最好的时刻在街口聚集。小摊主人习惯留几张小凳在街边服装店靠橱窗位置。亦有老太太推了轮椅出来。
她们靠着服装店大玻璃橱窗根坐下,面朝热闹的街口。彼此见面招呼。久了无话,各自盯着某一处发呆,想着心事。
直到又有老太太加入,恢复热闹。彼此招呼说家常直到无话可说再重新沉寂。彼此无话没关系,老太太们习惯彼此陪伴,若某日谁没来必挂心。
“那老雷怎么好久不见?”雷老太太己几日未露面。老太太们彼此打听。这个年纪,心里明白。可能今日陪伴,互相散开后就是永别。
“老雷去女儿那了。听说那地方很大。年轻时去过。”说话人脸上涌出向往。年轻时去老雷女儿所在城市经历如放电影历历在目。于是老太太们又多了许多谈资。只是亦挂念老雷。
老太太们觉得遗憾。雷老太太去女儿处生活。日后再见难。年纪大了,谁不能保证明天彼此再见。
老太太生起许多愁绪。望向雷老太太常坐的位子。不知今生能否再聚。
半个月后老雷回来了。依旧坐在原来的位子。老太太们纷纷打听:“为什么回来,女儿那不好吗?”
“女儿照顾得很好。可是不习惯。没有我们这帮常聚一块的老太太。”老雷花白的头发被花衬衫映得分外亮眼。老雷每日坐在女儿家发呆。周围全是年轻人。老雷心慌,不适应。她习惯和一群老太太在一起闲聊、发呆,彼此看着苍老面庞,知道老的不是她,而是那个年纪所有人们。
老雷回来,让老太太们心里舒畅。多了一个老朋友陪伴多出心安。
每日街口处总有几个老太太聚首。或聊家常、或发呆、或一起看着眼面前活色生香生气勃勃的世界。
无戒365极限挑战写作训练第2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