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讲它的评价吧!
《孤独深处》由于收录了《北京折叠》而倍受关注,可是当年《北京折叠》获得最佳中短篇雨果奖的时候,却引起了一部分忠实科幻迷的愤愤不平,人们觉得北京折叠重在直白指责现实,而不是放眼科幻,而且虽是北京折叠,北京意味又不浓厚,甚至可以换成华盛顿折叠、伦敦折叠之类,遭受的批评确实不少。
尽管这样,它还是令我很喜欢。接下来是好评,
作为一个科幻迷新手,我极其推荐这本软科幻《孤独深处》,它没有太复杂的科幻元素,也没有描述离生活太过于遥远的场景,对于新手来说,反而是非常合适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妥妥的科幻迷,且道行已深,那就……)
除此,最最令我喜爱的是,郝景芳的作品不大张旗鼓吆喝,但总能吸引你去聆听。她能把科幻小说写出细腻唯美,通过主角,表达出对世界的洞察与思索,她在思考,也引你思考。孤独深处,流出来平缓的力量,又用这力量激起读者的共鸣。
下面是些极吸引我的句子,值得细细品味。(只放了小部分)
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 ——《弦歌》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 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 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 五千万人,从夜晚十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 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北京折叠》
齐跃曾经说过另一句话, 他说每人都有自己的频率,只有契合的人才能频率相同,频率相同的人哪怕一时相位不同,一会儿也能共振。我那时就想,感情应该就是共鸣。 ——《弦歌》
你知不知道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有一种人叫吟游诗人?他们跟随音乐唱的史诗能将历史传播几百年。日本曾经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背诵历史为生。他们古时候没有史书,都靠这个家 族背诵历史。还有好多例子,中国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很多 儒生和他们的学生全靠记忆背诵经书,等上百年后事态变了,他们 才又把经书写下来。一本书只要有一个人记着,就不算消亡。还有 基督教徒,罗马帝国整整三百年他们都蛰伏,靠传诵使徒的记忆活 着,终于有一天把福音书传到世界各地。记忆就是他们的粮食。 ——《最后一个勇敢的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死域》
END
读的时候遇见些好句子,便用笔勾画,结果一篇下来,不知不觉书已经不成样子了。这样表达,知道我有多喜欢了吧。
最后,还是老样子,我不会给你讲述作者具体是一位怎样的才子,作品又是有什么故事梗概,如果有兴趣,你尽可以马上去查,马上去看。太多的描述,反而是娇惯我们的惰性。
朋友,那我们下期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