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创新 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提到“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回顾“一带一路”建设10年历程,“创新”始终是高频词。2023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关村论坛发来贺信,信中提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这更突出了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丝路精神的题中之义。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始终坚持以全球视角共同谋划和推动科技合作与创新,在促进自身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科技文明共同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1月6日,我国在重庆开展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中阐明态度,“我们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参加或发起国际科技组织……努力增强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当前,我国已陆续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一百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及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开幕都说明了我国对广泛开展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决心与行动。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的起点在中国,而“一带一路”建设历程中的创新与成果属于人类共同文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