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试着给孩子们讲《哲学与人生》,以期更近距离接触一下职业学校的学生。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来说,谈哲学问题,探究深了容易庞杂难懂,浅尝辄止又似乎说不明白问题;说人生问题,又很容易陷入干巴的说教;用哲学理论来诠释人生问题,有些时候逻辑上有不够严谨严密,感觉还是有些难度的。
找了一些资料,参考了很多东西,有些也不是特别有参考价值。
试着尽量以平等语气在宽松的氛围与孩子们探讨,似乎效果尚可,至少表面上师生关系还算融洽。
过程中,也不时出现些博孩子一笑的文字语音错误,孩子们轻笑之后,给予纠正,课堂较为活跃。
最大的好处,孩子们能及时提醒我,下课时间到,不会出现拖堂现象。
教学相长,在教的准备活动和教的具体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涨了些学问。
比如,这两天,为了讲好行动与成功的关系,用到了南辕北辙这个典故。
以前,知道有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也大体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但南辕北辙的出自何处,到底怎么个南辕,怎么个北辙,不甚了了。
因为要讲给孩子,就认真查了一下,发现里面还有不少知识。
《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是西汉一个叫刘向的同志写的一篇东西。讲的是战国时期,魏国谋臣季梁劝谏魏王不要攻打赵国的故事。
老刘原文如下: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故事背景是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返,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给魏王讲了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
很多古时候的人,劝人喜欢讲故事。很多故事,未必是亲身经历的,大部分都是灵机一动,根据需要,临时杜撰出来的。南辕北辙这个故事,似乎就是如此。
什么矛和盾的故事,刻舟求剑的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拔苗助长的故事,等等等等,似乎就是个故事时代。
他们讲的故事,往往活灵活现,生动曲折,比如南辕北辙,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南辕北辙,而是用马良,用多,御者善三次深化了主题,突出了效果,让整个故事更加鲜活,。
也是,方向反了,车越好,加油吃饭的钱越多,驾驶员技术越高超,结果只能是离目的地越远。
延伸一下,又分别查了查作者刘向、谋臣季梁和安里王的户口。
老刘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人,正宗皇族(感觉比刘备刘皇叔正宗),当过官,坐过牢,写过很多东西。
季梁相对复杂,百度百科查到的季梁,是春秋时候的季梁,是春秋初期随国大夫,号称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左传》中《季梁谏追楚师》一文所说的季梁,就是春秋季梁,文中提出的“民为神主,先民后神”思想,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着实先进,当无愧于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称号。但此季梁显然非南辕北辙之季梁,两者相差近五百年,是否有基因联系,不得而知。
至于魏国的安里王,应该是秦始皇同时代的人,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公子魏无忌,赫赫有名的信陵君的哥哥和领导,名气似乎不如魏无忌大。
不查了,人物扯着人物,知识套着知识,真是知识的海洋,歇歇再游。
不忙的时候,学点东西,挺好。
想告诉孩子们的是,一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敢想,确立正确合适的目标;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不是每条路都是通天大道,找出最佳实现路径;三是时不我待,不能停留在想上,要积极行动,迅速行动,尽快实现目标。
敢想,敢干,也要会干。
其实,很多道理,孩子们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