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通过学习公号文章,感觉自己又发现了新大陆!

参加崔律写作营,已经第12天了,今天训练营的任务是找一篇与自己之前文章类型相同的高阅读量文章来学习。

说实话,平时很少看公号文章,偶尔看到喜欢的文章,看完觉得好,也只是转发简短评论两句,或者在内心感叹一句,写的真好!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而今天是带着学习的任务去读公号文章的,感觉比以往收获都要大。

我之前写的是育儿类的文章,按照任务要求我找到了一个育儿大号“大J小D”的文章:陪慢热女儿写作业,我用4招稳住不发火

虽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只有4W,没有达到10W+,但无论从文章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选择这一篇文章来进行学习。

在反复看了三遍之后,总结了以下三点收获:

一、文章结构框架,无需面面俱到

标题中说用4招,文章中也是四个部分。如下:

陪写作业吗?

陪着当不盯着

休息一下再继续

过程不打扰,事后再复盘

第一部分,先介绍了一些背景信息,以及自己陪娃写作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专注比如任性;

第二部分,明确自己陪的规则,陪着但不盯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写作业是TA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负责,但需要帮助时,妈妈一直都在

可以看到,前两部分都是教育理念相关的内容。

第三部分,休息一下再继续,这其实是属于方法类的内容,而且是自己家孩子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过程不打扰,其实也是方法类的,也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后两部分,更多是在陪娃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经验总结。

整体看着四部分,并没有把如何陪娃写作业做全面的总结,而是从“不发火”这个点切入,总结了四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方法。

而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一直在纠结,如何能让自己的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尽可能全,希望能够想到所有的情况。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意识到,其实观点不需要大而全,只有能为自己的主题服务就好,最重要的是先明确自己的文章主旨。

二、语言温和,不说教

整篇文章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没有任何说教的成分。

记得崔律曾经在点评日志时说,我的日志感觉更温和,可以和自己的文章对比一下,当时虽然心里一直想着,一定要好好对比一下,甚至现在依然清晰记得,但一直都还没有时间仔细对比。

而今天通过看这篇文章,同时又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文章,重读自己的文字,感觉比较生硬,而且读起来会有一些压力,感觉就像迫不及待要告诉别人我的好方法,希望别人赶紧实践起来,同时传递的信息是,我能做到,你也一定可以的!

而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都是娓娓道来,都是在介绍自己和孩子的相处经过,希望自己的经验分享能给大家启发。引用作者的话:“不想说服任何人,教育本来就是每个家庭的个体选择。但我还是要忠于本心的分享。”

而且文章中还有一个细节,文中提到

其实从小到大,别人家孩子一学就会的事情从来都没在她身上发生过。那么到了她学习的阶段,我也不会抱这样的幻想的。

(新朋友们也别惊讶,作为一个教育博主,我真的没有养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部分,作者放低自己的姿态,瞬间拉进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不觉得她是“高高在上”的育儿专家,而是和大家一样为娃操碎了心的妈妈。读到这部分的时候,就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三、段落短小,没有阅读负担

虽然文章分为四部分,有的观点下,也会有很多文字,但因为每个段落都并不长,而且段落之间有很明显的间隔,所以读起来没有太大负担,而反观自己的文章,每个观点下的文字,恨不得放到一个段落里,而且喜欢用长句,导致可读性会比较差。

所以注重格式,注重段落的长度,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增加文章可读性很重要!

原本自己的文章通过前面几轮的改改改之后,感觉自己的文章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而通过今天的学习,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看来真的是“改无止境”啊!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以后在面对改文章时,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耐心!告诉自己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这次特殊的学习经历,让我意识到,看别人的文章,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所以不要白白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