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孟母三迁”是为教子。斯年坦人三迁则是迫于生计。
坦人辗转到一处工地打工,工地上设有住宿之处,工头便从另外的工地上借了间房子供坦人栖身。
工地四周高楼林立,平房遍地,大宾馆小旅店比比皆是,借的房子却离坦人打工的地方好几百米远。坦人每天出入住宿的房子要经过两道把守森严的铁门。把守铁门的门卫正坚守岗位则可,如门卫下班或锁上门去干其它的活。坦人就只能望门兴叹。礼拜天大家都享受假日,坦人耐不住寂寞了便去大街上蹓跶,出进门难免比平日里频繁,门卫当然不会对他一个人服务。坦人随便出入无望就蹲在三楼所借的一间八九平方米的房子里,给乱七八槽的古董书出毒――念一阵,抄一阵,强忍时光无情地折磨。
楼房没有自来水,楼上楼下的厕所都没法用。小便可以尿在自备的塑料桶里找机会往外面的垃圾坑里倒,可大便得跑到铁门外几十米的公厕里。每天正常上班出入铁门四五个来回,加上休息日趁空去大街开眼界出入铁门的七八个来回,还有急了往公厕狂奔的一些来回,几乎把坦人折腾出神经衰弱症。
夏天收工后“监禁”在小房中虽酷热难熬,寂寞难当,但通过看书练字倒也磨蹭得过去,冬天就忍无可忍了!名义上有暖气,但是象征性的。那个工地的职工早上八点多上班,下午五点左右回家后只有门卫和一两个值夜班看守材料的人,他们有火炉子取暖过夜。坦人冻得实在受不住了就央求楼房的主人,即那处工地的领导,那领导大发慈悲给坦人提供了火炉及煤炭,算是救了坦人的命。
工地挪了地方,坦人告别了令他痛心疾首又留恋的那间房子,住进工头安排的一家旅店。住进旅店是夏天,不存在挨冻的担忧,可转眼秋风寒霜又临严冬。
无巧不成书。就在临近寒冬之际,工地上的办公楼竣工了。工头让坦人搬进刚竣工的楼房里住宿。外面老北风刮得鬼哭狼嚎,楼房里像刚废弃的水牢。坦人像无期刑犯一般地被“囚”在望而生畏、触之瘆人的楼房里。他晚上偷着将一千瓦的电炉子塞在破木床下边,睡到半夜里感到被谁塞进蒸笼里蒸熟喂狗似的难受,其实是夹在淌水的棉被和加温的褥子中间做南柯梦。
什么事情都是个辩证的。三迁过程中也有欣喜之处,他先后在那三间房子里草成几百万字的古董,取名《杂面拌汤》,请邹德忠、洪丕谟等先生题名作序,计划出版。可他在打工的年代里没攒下票子,如今勉强维持饭饱衣暖,思想上又经受着难以名状的熬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