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这本小书本不长,附录占了一半,好在都是有趣的老故事,并不乏味。
这本书是先生九十几岁于病后所写,通读后,觉得和我预想差别很大。试想,中国最后的才女,被国人尊称为先生的传奇女子,在人生的尾声会讲什么?怎么想都是壮阔的。没成想,感觉就是个花白头发的老太,闲坐在午后阳光的沙发里,微微侧着头,枯枝般的手指托着花镜,碎碎慢语⋯
整个一本书,看似没有特别严谨的结构,感觉就是先生想到哪说到哪的家常,可细细读下来,却觉得愈发有味道。关于人死就是灯灭吗?人是不是有灵魂?灵魂不灭?世上可有鬼魂?有没有命运?信命?认命?⋯这些看起来都是朴实的问题,但似乎少有人真正的去思考,去探求。文中,先生举了很多例子,很多都是发生在先生身边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感到神奇的同时,也让人不由得产生了对未知的敬畏。
我读后,我的结论是,灵魂不可证否,命是有的,我信因果,信世间大道,但也认同先生所说命由天定但也受制于我们的性格,既我们的选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性命”吧。
我认为世间总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就是我之前所说的世间大道。而这大道并非多么高深,而是一些基本的道理。譬如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是不对的,并不能单纯看当下的表象,譬如财富与地位,成功与失败。所有人的人生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叔本华认为这本身就是奢望,仅仅能达到规避痛苦就已是万幸。不论怎么说,我们的目标看起来都是一致的,但幸福的定义千差万别。《无声告白》中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但也有一些人就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不同的人,看似都是人类,但脑中的差别不比物种之间的差别小,即便说着同样的语言,但也是互相无法心意相通,鸡同鸭讲。
而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琐事中。不论穿着,饮食还是待人接物。譬如,我相信世界上超过九成的人类不会如先生一般思考关于灵魂是否永生的问题,也不会真正去探究到底有没有鬼。
人与人的不同体现在琐事上,人活着的意义也就是在琐事上。每一件小事其实都烙刻着我们独特的烙印,完全不必追求那么多人生的标识与节点。人生不必华彩就已是绚烂,何苦媚俗。生命之水绵延于名为命运的河床之上,偶有波澜也不过是被撞击在个性之石上,但总体上还是以一种恒定的风格在流淌。有人壮阔,有人绵长,有人惊涛拍岸,有人涓涓细流⋯
既不挣命,也既不逐流,乘势,也是很好。本是琐事,不必太过较真,蜿蜒不怕,向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