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雷雨》是曹禺先生或者说整个中国近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其实,单从表演艺术角度或者剧本的戏剧文学高度来说,《雷雨》算不上一部无与伦比的巨作,其也并不能配上它所拥有的荣誉。不过,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体现出它的伟大。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雷雨》的出现就如同一颗东风31导弹,爆炸在了夜夜笙歌的上海。
《雷雨》之于大时代背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的原因,笔者认为根本在于曹禺是在“以流行对抗流行”。话剧或者说舞台剧在当时,是属于“上层社会”才能有经济欣赏的文化(其实如今亦是如此,不过经济制约变成了审美制约)。当人人在歌颂夜上海的繁华,灯红酒绿,鲁大海喊出了旷工的悲惨又不公平的生存。当人人信服着数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周萍敲开了他继母的房门。当人人都将穷人下人视作低贱低等,甚至他们自己都这样认为,周冲热烈又真诚的向四凤求婚。二十一岁的曹禺先生在剧本中巧妙的处理了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清晰的表达着每人都有所不同的真相了解程度。靠着一部给主流欣赏的艺术作品,赤裸裸的揭开了上层社会的露骨伤疤。我想,这就是《雷雨》的伟大之处。
《雷雨》是一部悲剧,剧中的那场雷雨到最后也没有停下,常年禁闭周公馆窗子也终于被打开,被雨淋湿的人们不断喊叫,不断哭泣,不断揭开真相。在我看来,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丑陋的事物全部撕扯开,让你尽情观看。而它的魅力也就在于,虽然痛苦,虽然残忍,不过看见的也最清晰,最直观。剧中的那场雷雨究竟代表了什么,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认为,雷不是咆哮,不是怒吼,不是悲鸣,它是轻轻的呼唤,呼唤你看清楚被大雨冲刷过的身体,自己究竟是谁。当我们与夜上海的资本家,与黑矿井的童工越离越远的时候。这个如今人人一百张嘴一百种真相的时候,一场属于这个大时代的雷雨,何时会降临到这片土地呢?
我记得故事的最后,当得知一切真相的四凤与周冲触电自杀,周萍饮弹自尽。我想,依照周朴园的贪心,定会把他那万贯家财全部传给鲁大海,他那唯一的子女。
多么有趣,
父亲的钱给了儿子。
富人的钱给了穷人。
老爷的钱给了车夫下人。
资本家的钱给了挖煤工人。
上层人的钱给了低等人。
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