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是开车接送,就你骑电动车?

前两天,在学校门口,一位爸爸来接孩子放学回家。

只见,这个爸爸身着白色的短袖,下身是深蓝色的牛仔裤,天气并不热,却见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时不时拿出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想必应该是为了赶过来接孩子,所以是一路狂奔而来。

接上女儿以后,女儿坐在电动车上,闪躲着眼神看着周围,赶忙把校服盖在头上自己的脸,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路过的同学认出。

一旁的爸爸看着女儿这样的举动,却只能尴尬的苦笑。

爸爸怕闷坏孩子,劝说无果后,也明白了孩子的想法,只得尴尬的咧着嘴笑了笑。

心理学上,孩子从5岁就已经开始在意外界的看法,特别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且能够察觉到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异时,难免会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变得自卑。


前段时间,我就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那天接儿子放学,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高兴地奔向我,而是一脸落寞的拉着我的胳膊离开。


我正疑惑着呢,他却突然抬起头问我:


“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啊?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是开车接送,就你骑电动车?”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以给他买了好吃的为由转移了话题。



事后回想,这个问题明显不是回避或者转移话题,就能糊弄过去的。


因为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会在自己的小脑袋里萌生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金钱观,而这些观念,这个时候的很关键。所以一定要加以纠正,否则会影响到他成人以后价值观、金钱观的形成。

“爸爸,为什么别人家有三套房,我们只有一套呢?”


“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名牌衣服穿,而我没有?”


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往往是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对比中默默形成的。


如何回答孩子这类问题,不仅藏着为人父母的远见,更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价值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