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外出开会,回来的时候跟我说,今天去开会居然有一把雨伞。听他这口气,好像捡了个大便宜。我说你家没雨伞吗?他说,有啊!但是东西,谁会怕多呢?我说,我啊!那么多的东西放在家里干吗?同事怔怔的看着我,好像说,你这人好奇怪,有白拿的东西还不要。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和物质追求,以前没有“极简”这一说法的时候,周边的同事和朋友就觉得我有点节约,不太喜欢买东西。在我看来,我不想买不需要的东西,看过《极简力》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极简好像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特别是在服装方面。小时候,我想让母亲给我买新衣服,母亲就会说,知道打扮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会读书的人都不会打扮。于是我就不再提要买新衣服的要求,只要衣服干净整洁,哪怕不合身也无所谓,渐渐地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记得去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行李箱里就三套夏装,就这三套夏装,我穿了半个学期。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母亲经常会跟我说,你要经常去买买衣服,人靠衣装马靠鞍。不知道是出于叛逆,还是不想听母亲的话,或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就是很少去买衣服。去年看了《断舍离》之后,觉得除了极简之外,还要做断舍离。因此,将衣柜里好多不能穿、过时的衣服全部清理掉,现在衣柜空了很多。冬装的棉袄外套就四件,三长一短,因为在南方,没有暖气供应,外出都要穿着棉袄,而我换洗比较勤,所以四件这个数量符合我自身的实际。夏季的衣服,我一般也是保持5套左右的数量。鞋子是各种类型的都有,除此之外,不再买重复的款式。包包的话,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定,目前是四个包。 我觉得极简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保持着物品刚好够用的一种状态,不喜欢太多杂乱而无用的东西,也不喜欢跟别人攀比物质。要说家最多的,可能是书。目前也清理掉了一部分已经不去看的书和杂志,留下的也是一些平时经常会去翻看的书。 我觉得极简的精髓,是让自己舒服。如果拥有少量的物品,就能让自己觉得舒服,我何必去买那么多重复的,不必要的商品呢?当然,有些人会觉得拥有大量的物品,能让自己舒服,那也很OK。自己觉得舒心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