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描写北欧国家的生活,作者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很多年,夫君又是瑞典人,听她叙说北欧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她在那边生活、工作的经历,我之前对北欧国家了解甚少,阅读本书后,让我对北欧国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以前只知道那些国家生活幸福指数很高,福利又好,却不知高福利的背后由高税收支撑,正如书中所说:人创造了福利制度并用行动支持福利的运转后,福利才会服务于人,即人在养人,而非福利养人。书中有关环保、教育、城市建设等等,有很多值得时下的我们反思和借鉴的理念。美中不足的一点是:这本书对于北欧褒奖多、批判少,角度似乎不够全面。
不同的国情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在书中我看到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比如在挪威,父母被明确要求不能开车送子女上学,以促进孩子积极的生活方式。“步行上学”一直是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府的市政规划,为了确保孩子步行路线的安全性,政府通过立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堵塞,甚至在市中心也不例外。天然的生存环境与政府的正确疏导,使挪威人的徒步远足和喜爱滑雪的习惯代代相传。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锻炼出一个健康的体魄,就鼓励他们多运动。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孩子们必须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是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北欧诸国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的硬性规定。学校开出来的伙食也是经过营养科学家的配比,营养健康均衡,以免将来长大,个个体质太弱三天两头就医。
当看到他们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FIKA时间(慢生活),也即工作休息时间,跟午餐时间是区分开来的。让我好生羡慕!政府要求公司对待员工的标准是,一天之中工作时间只要超过6个小时,就一定要有半小时的FIKA时间,用以醒脑提神,缓冲一下渐入疲劳的精力,调整好精神之后再进入工作状态,以减少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中的出错率。这一手段相当有效,因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增进了同事之间融洽相处。而我所在的小城市大多数公司工作氛围都很单调、沉闷,老板们也基本没有这个意识,更不会鼓励员工工作间隙要放松放松,全靠自我调节。
在北欧社会教育体系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其贯穿一生的学习体系。在现在绝大部分国家都以考试为唯一衡量人才的标准的时候,瑞典在20世纪60年代就率先废除了高考制度,为的就是不让成堆的应试书本压垮孩子们对生活的创意和个性的灵性。(我想这大概也是很多中国父母和孩子渴望的一种学习状态吧)但虽然废除了高考制度,不是说教育就靠“散养”。北欧教育理念里更看重平日的知识积累。所以申请北欧大学,高中三年平时课的单科考试成绩占着主导因素。北欧老师原谅你一次大考的失利,如果平时的成绩都好,作业也都完成,学生还是很有机会扳回局面的。(之前也听说,中国高考以后也会有类似的改革)此外,政府把最好的都给了教育,宫殿般的房子不是给了学校就是给了幼儿园。(可见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还有让人惊讶的是:作者说走在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豪车、名牌包包首饰、裘皮大衣什么的,他们更加看重的是环保、还有个性化的设计和有新意的东西。北欧人认为金钱买不到的东西,那才是奢侈品,比如健康、家庭、纯粹的大自然、自由和对生命的关爱,所以你会看到北欧人无论刮风下雨早晚都在健身的路上。在瑞典哥德堡竟然连一家LV店都没有,有时候金银珠宝名贵首饰,反而卖不过某些知名设计师的品牌。
他们喜欢“慢生活”,不会因工作赚钱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工作时努力工作,休息时尽情享受生活。这一点从他们商场“上午十点开门,傍晚六点关门”就可见一斑。大家都很注重家庭,认为家才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工作也是。如果我们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那么拼命又是为了什么?人说“忙”等于“心死”,可能有人会说,我也想闲呀,但生活不允许啊,只是再忙,也要学会“忙里偷闲”,不然我们的身体到一定时候,也会向我们发出警告。
很喜欢书中这几段话,她说:
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巷道弄堂半掩的种着花的门后。
一个国家的灵魂,在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里。
虽然北欧五国是世界公认的幸福指数名列前茅的国家,但这种幸福,并非单纯来自生活物质的富足,再说富足也是靠正能量的人们一代代用努力和创造积累起来的。北欧人的吃穿用度讲究一个“Lagom”(节制),刚刚好,够用就好。钱不是押上所有时间来赚的,房子不是用来套牢一生的。
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价值的努力和实现。北欧人幸福的核心,是简约的生活。而简约的生活的核心,则是真实。
人与社会的真实:不需要为蝇头之利得小利忘大义,诚信足矣。
人与家庭的真实,真实爱,满满的付出,满满的快乐。
人与自我的真实:那么多的事想去做,那么多的想法要实现。想得到,就去争取。得不到,再去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