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起宝玉抓周的时候别的都不拿,单单抓了颜值钗环来玩儿,所以他爸爸就特别不喜欢宝玉,并认定这孩子长大就是个酒色之徒。
可贾雨村听后提到一些人,这些人都有他自己的癖好,有他的特别,有别人不可理解的那部分。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努力遵守社会的共同规则,如果还能保有自己的,哪怕一点点真性情,不怕得罪人、真心为自己而活都是了不起的。
许由
相传为上古时期的一位隐士,大约生活在帝尧时代。帝尧听到他的贤名后,多次向他请教,后来在选择继任者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不愿接受,逃到了中岳颍水南岸,在箕山隐居起来。帝尧再次找到了他,请他任九州官长的职务。许由不想听这种世俗名利之语,就到颍水之滨,以流动不息的河水清洗他被玷污了的耳朵。这时,有位叫巢父的人牵着牛犊到河边饮水,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他原因。许由说:“尧想让我做九州官长,我讨厌听到这种话,所以在这里清洗自己被名位之语污染了的耳朵。”巢父说:“你如果隐居于高岸深谷之中,对人间的事端情性不了解,那么谁能看见你呢?你却心性不定借故与世俗交游,想得到闻达,求得名誉,所以才有这种事的发生。这里的水也不能饮用了,免得脏污了我的牛犊的嘴。”于是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
这个典故其中的悲哀是对官场的嘲讽,可喜的当然是许由活出了自己,察觉以及确定生命里重要的那个部分,并且坚定不出卖,留下一个生命的风范。
阮籍
阮籍的时代非常讲究“礼”,儿子要孝顺父母,这是一种礼。你心里面孝不孝顺没关系,但必须要让人家知道你是孝顺父母的。所以大家都会做出那个样子,比如父母丧事的时候,儿女要哭、要磕头磕到流出xie来,自己哭不出来,要花钱请人来哭。
阮籍的母亲去世了,所有的人都来看,可是阮籍一滴眼泪都不流。丧事办完,人都开始骂阮籍,说阮籍是不孝的孩子,母亲死了他竟然一声不哭。宾客退尽,一个好朋友在旁边看到,阮籍吐血数升。对阮籍来说,悲哀是他心里的悲哀,当别人要逼着他去表演的时候,他是不表演的。
在传统文化的正统里,阮籍并没有被推崇为伟大的人物,可是阮籍的真性情都在这些故事里得到表现。
嵇康
他是一个帅哥,身长八尺,面如冠玉。
他被招为驸马,娶了皇帝的妹妹长乐公主。
在当时,当你攀附到皇族的时候,你就不知不觉搅进政治的旋涡里去了。
大概他为了要对抗自己政治上的困境,干脆装疯。
夏天热得不得了,他穿一件很厚的棉衣,在柳树底下摆一个火炉打铁。
因为他的不近人情,得罪了小人,后来搜集了所有关于嵇康的罪名写了一份罪状: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嵇康是中国最有名的音乐家,善弹《广陵散》,当时有三千太学生赶到刑场,求他传《广陵散》。
嵇康看了后就哈哈大笑,说:“《广陵散》从此绝矣!”然后就被砍头了。
嵇康留下来的是他生命里的一种坚持。
人们常常觉得这是乖谬的个性,是不近人情的。
贾宝玉其实就是这样的人,他父亲一直想让他读书、做官,
他只是不喜欢父亲所安排的这些,那他在那个家族里就变成了一个孽障。
这些人也许很辛苦,可是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