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镇干部,我们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党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党性修养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对党忠诚是我们的首要政治品格,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唯有筑牢思想根基、锤炼忠诚品格、提升履职能力,才能肩负起新时代乡镇工作的重任,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中交出合格答卷。
一、固本培元,以理论武装夯实党性根基
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持续学习中"固本",在实践磨砺中"培元"。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乡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更要挤出时间学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比如在推进乡村振兴时,用新发展理念指导产业布局,既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民生账;在化解矛盾纠纷时,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倾听诉求,把党性原则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细节里。同时,要传承红色基因,从本地革命故事、先进典型中汲取力量,让党性修养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中得到升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铸牢忠诚,以实际行动践行政治承诺
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要体现在坚决执行党的决策部署上,体现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上,体现在廉洁自律的作风上。乡镇干部离群众最近,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落实政策时,要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确保党的惠民举措不折不扣落地;在面对困难时,要敢啃"硬骨头",比如在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在权力行使中,要守住底线,不被人情世故裹挟,不被蝇头小利诱惑,以清正廉洁赢得群众信任。忠诚还意味着对事业的执着,我们要把乡镇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让对党忠诚在为民服务中得到生动诠释。
三、锻造队伍,以专业能力扛起时代使命
新时代乡镇工作面临新挑战,产业发展需要懂经济的"行家里手",基层治理需要善协调的"多面手",服务群众需要会沟通的"贴心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既要提升干部的"硬本领",也要锤炼干部的"软实力"。要加强针对性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实训,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会"弹钢琴",既能抓大放小,又能精准施策。要健全激励机制,让肯干者有舞台、能干者有地位,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大胆使用,对畏难退缩的及时调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更要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通过"传帮带"让他们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唯有队伍强起来,才能在新时代的乡村大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乡镇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乡镇干部的党性修养、忠诚品格、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让我们以固本培元强党性、铸牢忠诚显担当、锻造队伍提能力,在基层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