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逃离,不过是曾经玩过的游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曾经,家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无形的笼子,将我紧紧的罩在里面,每天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让我有了倦怠的感觉。如同那只整天呆坐在池塘里的青蛙,每天瞅着头顶的天空,总想着有一天可以摆脱这一池清泉,出去看看岸堤外面的世界。所以,高考填志愿时,我放弃了本市的大学,毅然选择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外省的大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离家远,可以不用每个星期都回家,不用听爸妈的唠叨。

开学的日子如期而至,如放出笼的鸟儿终于回到了天空的怀抱,每个人都高兴地有点不知所措。迎新晚会上,有人唱了首《母亲颂》: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一曲下来,下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低头摸眼泪,远方那个曾经一直想逃离的家,此刻却变得如此让人想念。听不到妈妈的唠叨,怎么开始变得不习惯?

后来,恋爱结婚生子,离家变成一种常态。儿子出生的那段日子,让我真正体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真正含义。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对家的留恋却更强烈。每次从娘家要走的时候,总是万分留恋,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厌倦了好多年的家,如今却让我想一直待下去。爸爸做的菜,妈妈包的饺子,还有家里每一个角落家具的摆设,成为我记忆中对家的定义。

每一次回娘家,总是尽量多和妈妈聊聊天,说说体己话,然后亲自给他们做一顿饭,仿佛这样便能减轻我走时的留恋与牵挂。

曾经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逃离家的束缚,我才会过成我自己;后来才知道,无论我走的多远,我都是爸妈放出去的风筝,根永远在家里。曾经逃离的只是躯体,留下的才是生命的真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