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墨墨,这里是墨墨书影!
我喜欢读书、喜欢读好书;这里是我的港湾!
墨墨眼中的三毛
提起三毛,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吧!你要是真不知道,那墨墨我就……,好了,不开玩笑了,如果真不知道,那就和我一起认识她吧!知道的小伙伴们,那就和我一起回顾这位有着自由灵魂的作者吧!
说实话,墨墨认识三毛的时候还是高中,是我的高中老师和我们讲述了三毛不平凡的故事,谈到这里墨墨就自愧不如了,都高中了才知道这位传奇的作者;再次认识三毛就是我大学的时候,大学算是开启了我的读书兴趣,觉得读书就像在读别人的生活!
有人认为“三毛”是一位流浪作者,而我则喜欢称她为自由灵魂者!
看到小时候的三毛让我很难想象到长大的她是一位坚强又特立独行的人,她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也有着无谓的动力,同时也有一颗沧桑沉淀的内心!
在这里我只想谈她和荷西的流浪生活!
三毛——花心萝卜?
三毛去过西班牙,走过德国、拜访过美国等地,进行学习,这段岁月浪漫而又充满青春的气息。三毛在成长和甜蜜里品尝着爱情的味道。
在西班牙马德里上学时,她初遇荷西,当时的荷西是一位高中生,而三毛已将大三了;尽管如此,也抑制不住荷西对三毛的喜欢,他对三毛说我喜欢你,希望你可以等我大学四年,兵役两年,一共六年。但三毛从来不将荷西当一回事,严厉的拒绝了他,甚至和荷西的哥哥谈了一场恋爱。
在这段时光里,三毛到过西德,看到了东西分裂,和东德英俊的军官有过浪漫的一日情;她也去过巴黎和哪里认识的中国男子谈了三天炙热的恋爱。
或许有人会认为三毛如此的open,但真正去品读她时,她就像一片云彩,来无影去无踪,感叹她是多么的潇洒才能挥挥衣袖,不带走一份感情;这样的她是多么的特立独行,享受着这份快乐!
就像三毛说的: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么紧扣,仍然走丢;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样失手,都会拥有!
1970年,三毛回国和德国男朋友订婚,两人制作了精致的木制请柬,想好了以后的生活,一切都在预定中,多么美轮美奂;然而生活就像一个翻斗云,在他们缠绵的爱意里,婚礼前夕,三毛的未婚夫猝死了。
这段感情后,三毛回到了西班牙马德里。于是,冥冥之中的异国之情正在靠近他们。
撒哈拉的爱州
提到三毛和荷西的爱情,那就不得不提三毛的的书《撒哈拉的故事》,她写的随心,我们看的轻松!
某天三毛接到一位好朋友的电话,邀请三毛到家里来。见面时,好友叫她闭上眼睛,等待;突然间三毛被人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荷西!她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快乐将其团团围住。之后他发现荷西家里有很多她的照片,原来是她寄给朋友后,荷西每次都会来问,Echo的照片有没有来,再拿去影印。
这时候的三毛不再将荷西看做小毛孩了。他们在公园走的时候谈到结婚的话题,三毛说自己还要去撒哈拉,但荷西阻止不了,所以在三毛抵达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荷西是西班牙为说不多的高级潜水师,本不用吃那么多苦,但是一切都是为了三毛。在这里三毛将自己的家装扮成了艺术的城堡。
1973年荷西和三毛在撒哈拉领了结婚证,而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是他花了一番功夫在沙漠里找到的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这份礼物深受三毛的喜爱,一直保存着。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幸福并痛苦的爱情之旅,这段时间应该是三毛最幸福的时光吧。这段时光激发了他潜藏的写作才华,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了很多情感真挚的作品,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第一部作品集就是《撒哈拉的故事》。
在撒哈拉没电没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三毛每天忍受着这样的生活,在荷西上班走后,追着他不让他离开。起初荷西上班地方离家较远,三毛每天都会在下午两点多开车三小时冒着沙漠里走沙与龙卷风的危险去接五点半下班的荷西!这是多么执着的爱!后来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能回一次家,三毛舍弃自己精心布置的家,去陪伴心爱的荷西。
她和荷西看当地人洗澡,去沙漠的海边钓鱼,半夜里探寻沙漠的传奇,一点点温馨和小小的故事都会变得很动人;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你可以孩子般的闹,大人般的执拗,你可以随意的做自己。
三毛曾在《大胡子和我》一文中写到: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三毛和荷西的结合,是彼此都希望与对方结伴而行的结果,三毛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如她所言,“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两人的相处,更像知心爱人、朋友的模式;结婚前和结婚后的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荷西常常说,这个家,不像家,倒像一座男女混住的小型宿舍。
之后,三毛的父母出国探望这位异地漂泊的女儿,因为荷西是西方人,认为应该叫名字,但是见到三毛的父母后,总是说不出来话,变得很拘谨。晚上,三毛正在收拾碗筷时,却突然听到荷西对他的父亲说:“爹爹,你能不能和Echo说说,让我买辆摩托车”,三毛躲进了厨房,泪流满面,看到这里我不免有些感伤,被这种温馨所触动。
有时候现实不一定会让这样的温馨生活如此下去。后来在送别三毛父母的那个夏天,三毛陪同双亲飞离岛上,荷西嘱咐三毛早点回来!谁知这一别就是永别……,三毛的最爱就这样在几天后长眠了,荷西潜水时出了意外。那时荷西仅三十岁!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三毛几天没吃没喝接连地晕倒过去……当时陈妈妈端来一碗汤哀求女儿喝下去,而心痛至极的三毛看都没看一眼,执意要随荷西一起走……后来,平鑫涛的夫人也陪在三毛身边,不停地劝慰,直到三毛肯答应他:绝不自杀。
没有了荷西仿佛三毛也走了,那些日子,三毛忙着替荷西订墓碑,又每天买很多鲜花去看她的爱人,和他聊天,直到天黑仍不肯离开。
为荷西守灵的那夜,三毛对荷西说:“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暗的隧道,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说完这些,三毛发现荷西的眼睛流出了血。谁能解释这一切呢?
有时候会想真的有这样的爱情吗?或许心中一直相信就会有,信不信仅凭自己的感受,我相信,但这是稀贵的~
爱,从来没有区别
或许上天觉得三毛得到爱太多,除了荷西,对身边的人也都很随和,不管对方是乞丐还是流浪汉,都是她的朋友。世间的每件事物在她眼里都是美丽善良的化身,一切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语言的,都可以与她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纯粹的心灵,真挚的待人,无外乎国籍、年龄、性别、种类、有无生命等等……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钱的人总是可以享受到尊贵的身份和奢侈的生活,而三毛在做客时,却总是厌憎那些所谓的大财主,对服侍他们生活的小奴仆心生怜爱,与他们亲近,送他们钱财等以缓解他们当前的困境。
当我读到三毛描述哑奴的那段故事我真的触动很多!在撒哈拉那个地方有的人富得流油,而有的从出生就注定是奴隶,黑人就是这样的待遇;哑奴就是其中一员,哑奴有三个孩子,最大的才七八岁就去主人家干活,哑奴自己会做房子,会管养,会接生小骆驼,倘若他不是奴隶,他完全可以养活全家,可是命运不是由他决定,辛苦劳作到死却拿不到属于自己的一分钱。
三毛是在一家富人家做客时才认识哑奴的孩子,临走时给了他二百元,但哑奴却到三毛家里硬要还回这二百元,他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在富人眼里这两百元都是利益,这二百元对哑奴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来说,算是巨款了。在三毛的坚持下,他最终收下了,回报三毛一颗青菜。
看到这里,如果不是身份受限,哑奴他们会成为朋友,简单来往,是多么的好啊!
后来哑奴被三毛邻居买来做房子,被邻居称作猪,黑人与大家而言只是肤色不同,但我们都是有心的人,看到这里不免感伤,但却不知说些什么,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当三毛给哑奴食物吃时,他仅仅吃了一点点,剩下的全给老婆和孩子带回去。虽无法目睹这个场面,但是在心里回想一下,一个老实、忠厚、谦卑、有爱的人被生活任意把弄,虽艰辛,但心中仍有爱!
最后三毛的邻居的房子建好,哑奴又要被卖到新的主人,这里到了高潮。当他被绑了手脚,坐在车里,这个车不是奥迪、兰博等豪华车,而是囚困车;看到三毛塞给他毯子和钱时,他拼命跳下车向自己家的方向“奔”去的时候,那个画面仿佛我目睹似了,哑奴拼命地跑,后面的人赶忙追,到家门前,他把毛毯和钱交给自己的老婆,又抱抱孩子,就又被抓上车了!这个画面多么痛心。虽同拥有生命,但却是不同的使用权,自己的生命永远掌握在他人手里!
对不起,我食言了
三毛是一个很重视对别人承诺的人,她答应好朋友瑶不会自杀;但是这次食言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心爱的人走了,即使活着灵魂也走了,三毛是一个坚强的人,可是面对这些她是脆弱的;就像你走了也带走了我的灵魂!
三毛有点孩子气,又有成熟的理智,难得可贵的是她活得很自我,这样的人生如同定做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外人看来她是任性的,她不是吹毛求疵,她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三毛和荷西两人充满了生活的激情,最终在人间无法永久,或许注定是属于天堂的。荷西等了三毛一辈子,一生有一个人在坚定地等待自己,还有别的渴求吗?
我喜欢三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文辞,更多的是她的性情,单纯,善良,有些孩子气,和人交往不看身份地位,对世界充满爱和关爱!我一共认识两个这样的人,一女一男,一个已故,一个正在闪闪发光。
愿世界温柔以待这样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下次见!我是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