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7年4月15日正式离开工作了近十一年的老东家的。以前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经常让自己忙得没时间仔细思考。最典型的一个习惯就是,只要电话一响,我几乎必在三次铃声之内下意识的接听电话。这样的习惯,记得从第一份工作起就有了,十几年来,我从没注意过这个细节,直到2017年元旦。
那时,坐我对面的同事,当她发现是未知电话时,会先在网上查看,确认是否是骚扰电话,然后决定接不接。我当时的感觉是,等上网查完,时间太长,很可能接不上电话了,万一是重要的客户来电,不就耽误了吗?但事实证明,她的客户关系一直维系很好,并未因此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一颗好奇的种子一直埋在心里,我却一直没想过要尝试,直到2016年下半年接触到心理学以后,我开始对自己向来视而不见的习惯有了觉察和思考。
心理学家荣格把心里图谱划分成两个基本区块——意识和潜意识。如果把人脑比作一座冰山,水面以上1%的部分叫作“意识”,或称日常的觉察,也称自我,是人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水面以下99%的部分叫作“潜意识”,潜意识无法被察觉,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人的行为,更多是被暗藏的潜意识控制的,可人们往往看不见自己的潜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有“莫名的忧伤/孤独”、“无名之火”,并且“情不自禁”、“无法自拔”。当这些不知名的情绪没被看见时,他们就会出来捣乱,让我们的动作变形,久而久之,这个变形的动作就成了习惯。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把“潜意识意识化”,即通过不断的觉察看见自己的潜意识,慢慢的,这个固着的潜意识就会开始松动,习惯甚至性格将随之改变。
回到我立马接听电话这个动作,当我开始觉察时,发现其背后原来隐藏着因不确定带来的紧张感(紧张感背后竟然藏着我从没意识到的更深的问题)。后来,我开始尝试同事的方法,结果证明“先查号,再决定接不接”这个过程完全来得及!疑虑打消后,我便经常用此方法,心理极限也延长很多了,也尝到了甜头。曾经不加选择的及时反馈,可能会降低当下在做事情的效率;或者因考虑时间短、考虑不够充分,影响了办事的效果。而现在就五个字——全都不是事儿!
就这样,一个被我忽略了十几年的小习惯,在我看见背后的问题以后,真的被改变了。我由此联想到,那些久经风云的高手,为何能做到风暴之下我自岿然不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心智更加成熟。成熟的人是放松的、从容的、自信的,不管面对何种突发情况,都有绝对的掌控感,动作都不会变形。同时,自己的小小改变再一次证明了“行动力”的重要性。想改变?那就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