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专栏】陈健
(228)
酒香亦怕巷子深
“老公,老公” 朱姨一直记着第一性原理,但企业的利润,与营收及成本,还有费用都紧紧相关,费用又那么多!
“老婆,费用虽多,但只要是可控,未来的利润就有把握!”朱公又指点她
“如果销售费用占净利润的比值越大,说明其对净利润的影响也越大;
“如果销售费用未来长期不可控,也会导致净利润长期不可控的!”
“销售模式那种是比较可控的呢?”朱姨帮老公倒茶边问
“如果销售主要来自强大的产品力拉动,销售模式就是产品拉动型,比如茅台;
“销售主要是依靠自己的销售团队推动,销售模式就是销售推动型,比如分众传媒;
“如果销售主要依靠其他第三方,销售模式就是外部依赖型,比如三七互娱,就这三种。”
朱姨重复老公“哦,销售模式分为产品拉动型、销售推动型和外部依赖型三种!”
侧头问老公,“从长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上来看,哪种模式最好呀?”
“肯定是产品拉动型啦!”
“销售费用究竟它什么的呀?”
“销售费用简单理解就是公司在销售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朱公饮口茶“比如广告费、推广费、展会费等。”
“老公,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吗?”
“当时,即使一家公司的产品再好,如果没有有力的推广,产品也不能触达到用户,这样也就谈不上盈利的。”朱公对老婆讲
“所以每家公司都会有销售行为,也就会产生销售费用,一般采用的是合作方式和自营,还有就是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
“合作又是怎的呀?”朱姨急切地问
“合作就是大家平时听到的加盟、经销、代销等;
“简单理解就是公司负责提供产品,合作方负责销售,销售的渠道线上线下均可。”
“老公,合作方式不是公司赚少啦?”
“但这种模式是有优势的,公司可以利用合作方的优势资源,快速扩张自己的销售网络,并且能将搭建销售渠道所需投入的资金转嫁给合作方呀!”
“那合作方要好多费用的话,公司赚的不好少啦?”
“对啊!这就涉及到公司对下游合作商的话语权,就会影响公司销售费用的可控度!”
朱姨看着老公,朱公继续讲,“产品拉动型就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高,公司有话语权!”
“公司的预收款会比应收款大的!”
朱公讲,“预收对应的是公司先收到下游合作商家的钱,后续再进行发货;
“而应收,对应的是公司先把产品给到下游合作商家,后续再和商家结算货款。
“这就导致产品容易销售的公司,会吸引来很多合作商;
“当面对众多下游合作商家,公司从生产到发货都需要排期,这就会导致产品容易销售的公司预收多,应收少。”
朱姨明白,产品的认可度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率!
朱公讲,“由于可选的合作商家多,并不需要担心没有经销商合作的问题;
对合作商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并能提高合作商的转换成本,所以公司在维系合作商时并不需要投入过多费用;
“企业的日常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即可,销售费用投入弹性较大,可控性强!”
朱公帮老婆也倒了茶,边饮又说
“相反,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容易销售,想让下游合作商家先付款就会非常困难;
“因为对于下游合作商而言,产品会有卖不出去的风险,如果合作商先打款,会影响它的现金流的运转,所以一般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朱姨饮了茶,“那对于这类产品,合作方不就会选择先赊账,待产品能卖出去后再把钱转给生产产品的公司?”
“对啦!这就导致了公司的应收款项较多,而预收款项较少!”朱公跟着说
“对于这类公司而言,由于下游合作商家不用先付款,转换成本相对较低;
“公司对下游合作商家的锁定能力较弱,需要持续投入销售费用以维持现在的销售网络;
“如果减少投入可能会对营业收入造成影响,所以销售费用管控能力就相对较弱!”
“老公,那就销售模式采用合作模式的公司,需要特别关注其预收款项与应收款项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