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曾有百万网红自称在北京某个小区有7套房,身上没有8位数不出门。该网红被封后,有翡翠卖家称,该网红曾向她借翡翠拍摄。不管是真富还是假富,无论怎么炫,他们做的是流量生意,他们的病态做法都败坏了社会风气,被封禁实属自取恶果。
近日,各平台又封禁了一批炫富、宣扬拜金主义账号。对各种畸形的炫富行为,相关平台纷纷强力干预禁止。除了处理违规账号,平台还亮明态度。比如,对发布不良价值导向内容开展专项治理公告,倡导理性、文明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净化平台生态,各平台积极作为,值得点赞。但要看到,网络炫富乱象长期存在,特别是一些“顶流”账号的炫富行为,更是充满争议,一再引发网络讨论,而相关平台往往“引而不发”,甚至毫不理睬,直到犯了众怒,引得激烈谴责,才出手封禁。从治理时效看,差强人意;从治理效果看,也值得仔细观察。
网络炫富行为普遍存在各平台,乱象丛生,如果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乱象势必愈演愈烈。如果迟迟不动手,或者动手不够坚决果断,就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网络炫富乱象,国家的态度一向很明确。早在数年前,相关部门就提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更是加大力度整治网络突出问题,其中就包括整治鼓吹炫富拜金、诱导粉丝无底线追星等乱象,还要求平台集中整治刻意炫耀奢侈生活的图文视频信息,以及不得恶意炒作故意炫富、恶意攀比等问题。
出重拳,求实效。应该说,整治已取得一定效果,网络炫富乱象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对于各平台来说,不能抱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更不能刀枪入库,尤其不能纵容网络炫富乱象潜滋暗长,而应露头就打,打到痛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对网络炫富乱象听之任之,不仅导致治理成效毁于一旦,还可能出现网络炫富乱象报复性反弹的情况。基于此,各平台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巩固现有成果、继续扩大战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营造健康氛围,必须要久久为功。对炫富等乱象,各平台履行主体责任,不仅要管,还要管好管住。惟有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此类乱象,才能最大程度消除网络炫富带来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