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挫越勇是怎么来的?

我一直很好奇于究竟抗挫力是如何培养的,因为同样是面对挫折,有人因此而越挫越勇,亦有人变得更脆弱。这不但是想应用在自己身上,且想利有正确而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所以读了二本书。

在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她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这位亚裔的中国妈妈,用中式的教育培育了她的两个女儿,她们纷纷毕业于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不但在校成绩优异,在才艺方面的表现更令人啧啧称奇。

蔡美儿强调的是“启蒙越早,起点越高”,她认高压教育方式,旨为激发孩子潜能,她对孩子们有自信,相信她们可以做到,所以若遇到孩子无法坚持时,“放弃”永远都不会是她们的选项之一。

她对女儿们最常说的就是: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为你们的未来着想的妈妈,不是要讨你们的喜欢。”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女儿们又是怎么样的感受呢?大女儿说母亲的教育严格迫使我更加独立,教会她即便是拥有再多的天赋,也需要孜孜不倦地练习,要用110%的努力活出完整而充实的生命。而小女儿认为严苛的家庭教育带给她的是赢得自信的工具。

所以,可以说虎妈是以她的方式成功培养了两个孩子健康强韧的性格,只是本来就十分优秀的她,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也大大的提高教养成功的机会。

再来看另一本安杰拉·达克沃思的《坚毅》

作者原本是位中学教师,在从事教职工作的生涯中逐渐发现“坚毅”对人的影响力,对于“努力产生回报”感到极大的兴趣,故转职至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研究心理。她对坚毅的研究获得2013年度的麦克阿瑟天才奖,而我是在今年初时看过她的TED演讲视频,这视频超过1千万人观看过。

本书的研究采集了许多资料,用科学的方法,从众多资料中取得了一个结果,拥有坚毅品格的人无论是在他们的工作或生活中,都能取得较高的成就及满意度,且发现到坚毅与幸福并非对立,而是形影不离的。这让我感到无比精神振奋,并想一探究竟。

坚毅到底是什么

安杰拉表示,她认为“‘坚毅’是指对长期目标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所以,这代表坚持并非是消耗意志力去维持运作,而是以热情做为燃料,才能耐受磨砺过程中带来的痛苦,最终绽放耀眼光芒。

即然知道了坚毅的定义,那么第一个想了解的就是,坚毅究竟是不是天生的

记得大学期末考试当前,老师会先在教室桌上摆放卷子,这时所有同学会先在教室外等候,有人在看书、有人在聊天,然后总会听到系上第一、二名的同学在那边说着,“怎么办?书都没什么看,看也看不懂!”但当考试成绩公佈后,当科分数最高的就是说自己该科读不懂的二位。

不知道这样的烟雾彈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从她们的对话中感受到,大多数人似乎倾向认为拥有天赋及高智商导致的成就会比努力勤奋更令人赞叹,而较少去思考台上的成就是经历多少艰辛才能换得。且从安杰拉的研究中显示,“毅力与天赋并没有直接相关性”。

为了清楚的看出努力的重要性,作者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导出了“成就公式”:

天赋✘努力=技能

技能✘努力=成就

这说的是,当拥有“天赋”又同时投入“努力”,你的“技能”就能得到多快的提高;而“成就”的获得,就是当“努力”加强已有的“技能”时所产生的结果。

有天赋的人就已有较高的起点,在努力的加持下会更容易获得成就。但是我更相信另一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亳不费力。”这才是不论是资质聪慧或平庸都是共通的原则。

再来的问题是,坚毅往往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美德。

所以当即定的目标未成、拖延或是放弃时,可能让人产生焦虑或惭愧的感觉。虽然不是说人人都必须坚毅,但是若是能从坚持做好一件事后获得成就感,将能引导产生良性循环,让人体会“越努力越幸运”的感受。

有四项心理资产可以去提高我们的“坚毅指数”,分别是:兴趣、练习、目标希望

凭感觉去寻找人生的目标,而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所以目标的立定,首先应依循内心的感觉,对它是喜爱并感兴趣的,就如同选择伴侣,必是先自己看得顺眼、喜欢的,才会偕手进入婚姻。但有了另一半,只是共同生活的开始,婚姻幸福还需要去努力经营。

那么又该如何经营兴趣呢?靠的就是“刻意练习”,这代表的就是需遵从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刻意练习首先需要的是拥有一个定义清晰的延展性目标,然后专注于这个全神贯注及不懈努力,并随时有即时的、有益的反馈,并在过程中有持续的反思和完善。若要了解详情,可以去看看《刻意练习》这本书。

最后是贯穿始终的“希望”,其实它就是拥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代表。即使遭遇挫折失败,跌倒了,拍拍灰尘再站起来,跌倒过,才知道如何不跌倒。

坚毅是需要专注,也可能是有点自私的,需要为自己的目标忠心,需要牺牲掉不利目标达成的事情,但只要相信并认真去做,这绝对值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