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教育故事: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智慧

 

且说孙悟空历尽千辛万苦寻访到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孙悟空师跟从祖师学习十年,探讨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方法,也是颇有一番趣味。

也许受过去穷人求学的影响,作者吴承恩没能走出“圈圈”,一样的先是取姓名,一样的先是学徒三五年,须菩提祖师似乎没有新花样,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等到正式传道,祖师的教育才有种种不同来。

看看传道之初,祖师怎么说的,“你今要从我学甚么道!”好牛X的老师,你要学什么我便教什么!把教育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打破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惯例。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先得有一桶水。这祖师分明是一条河呀!况且,祖师绝不是客套之词。你看,孙悟空道字门不学,流字门不学,静字门不学,动字门也不学,非长生之道不学,结果,祖师还真教了他长生之道。

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他什么,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祖师还真是“课改先锋”。


再看悟空修习长生之道三年之后,悟空自认为“根源亦渐坚固”,祖师提醒“防备着三灾利害”,要避“雷灾”“火灾”“风灾”,传授“地煞数”,七十二变化。什么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祖师没有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学生的未来。这样心装学生,足够称得上“XX好教师”了。

最为难得的,是对孙悟空临别的教诲。我们前面分析过,祖师在这个时候教育他要“斗争”,不能再做一个“无性”的猴子。祖师是在颠覆一种教育观,颠覆一种“好孩子”的评价观。

多少年来,包括我们现在,我们教育者总在要求孩子们“乖”“顺”,视他们的“抗争”如洪水猛兽。“乖”与“顺”的直接后果是自我维权意识的缺失,拼搏精神的缺失,创新精神的缺失……这些精神的缺失,一个人终将难以有大的的发展。而菩提祖师在当时能对孙悟空对症下药,确实高瞻远瞩。

当然,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智慧,并不是祖师的教育多么高明。祖师的教育智慧只不过是吴承恩的教育理想。可能,吴承恩也看清了当时教育的种种弊端,他不过写了一个理想中的老师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和“如来”之间的纠葛和互动是占据着一定篇幅的,并由此而触发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不过孙悟空和...
    燃雪Burning_snow阅读 2,225评论 0 1
  • 大众”信徒群体,这是个对宗教(佛教或道教)神明概念和理论概念一知半解,有羊群心理效应,又盲目跟风的民众群体(这其中...
    燃雪Burning_snow阅读 1,840评论 0 1
  • 突然就想起了好多年前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海上钓鱼,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 那是一个国庆长假,两个资深钓客范同学、...
    心遥远阅读 265评论 0 0
  • 竹生的远近 青芽刚发,便无改色 顺着每年的流景向天 针叶聚笼成茂盛的屋檐 遮住狂烈的炎日和风雨 根茎是潜在地下的游...
    陈汐年阅读 3,447评论 29 31
  • 也不知道自己力气是不是用错地方了……反正感觉做件又开始不顺利了……还是在师傅旁边坐着好……今天下午他还特地问我做多...
    小王子的前世今生阅读 3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