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妈妈,把孩子的起跑线定在了射精前。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引起多少妈妈的焦虑。似乎孩子们的人生,都有一条这样子的起跑线,谁在前面领先了,得到更好的社会资源,最后必定胜利。
最近,有个日本幼儿园小女孩的滑步车比赛视频被疯转了。小女孩开局失利,因失误落在了最后,然而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拼尽全力一路追赶,最后稳稳地夺得了冠军。
这个小女孩告诉了我们:输在起跑线,不等于输在终点线;既然起跑线不如别人,那就更应该努力。
这个视频在人民日报的微博上获得了一千多条的评论,而点赞数较多的留言关注的重点,都不约而同的停在了中国家长和幼儿园教育上。
中国的幼儿教育和日本有着很大不同,日本小孩常年穿着都是短装,而中国的小朋友却是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侧面也反映了国家文化的不同,教育理念的迥异,各有其优劣点。
岛国的幼儿园教育,不仅是滑步车这种激烈的比赛,还有已经成为幼儿园传统之一的冬季的“裸跑”。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此前熊本县举行了一场幼儿园儿童的路跑比赛,当天的气温只有4摄氏度,孩子们却都只穿着短裤,赤裸上身,在严寒的天气中“裸跑”。
不少孩子被冻哭,跌倒,但是他们都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之下继续坚持,再次被日本小孩子的小身躯里面的毅力上了狠狠的一课!“裸跑”这一活动是带有争议性的,有人认为这样的方法可以锻炼孩子,增强孩子的体质和意志,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太不人性,会对年幼的儿童造成损伤。
提及日本的幼儿园教育,不得不联系起日本的地理位置、国情。我们所熟知的日本,除了经济发达之外,它更是一个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多灾多难的岛国,在如此先天不足的地理条件之下存活的民族,更需要一个强大的身体和精神。而为了培养这种强大的身体和精神,他们选择了在幼儿教育开始,锻炼他们的孩子。
相比起中国幼儿园和家长把精力集中在外语、艺术学习上,日本幼儿园教育更乐于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逆境中的生存能力、铸造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
1、对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的培养
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那些各种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们自己肩背着手拿着。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儿园,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日本王室接送小公主上下学
对于2-3岁的孩子,每天都要重复那么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从不伸手帮忙。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每天到幼儿园后,孩子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贴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两三岁开始的训练,让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情的习惯。
2、从小开始锻炼孩子顽强的意志
刚到幼儿园,就看见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这些0岁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方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看这些0岁的毛毛哭着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力量的。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刚入园的时候,三天两头就冻病了。而日本妈妈说起这事,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就是让他们得病的啊。”日本的父母从小就不让孩子多穿,目的是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
3、教育重点不在知识 而在于“笑”和“感谢”
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被问到幼儿园到底教什么?答案却只是——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
虽然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这的确很令人出乎意料。
对比日本的幼儿教育,更多地在人格、综合能力上对孩子的塑造,我们的幼儿教育更多地关注知识性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教育就是社会化成人与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妥协和对抗过程,通过寓教于乐与严格培训的方式,将更为优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传递给孩子,铸就孩子完善的社会性格和整个民族的个性。
幼儿教育,应重在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自己面对挫折、跌倒,在人生的长跑中面对挑战时,才能拥有应对的能力。
孩子的挑战,只能他一个人去面对,父母这位旁观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面对各种未知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