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有志于真正改变帝国的人,都如此的努力,但却无法扭转帝国的颓势?这个问题,对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系统,对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的意义。
本书简介:《万历十五年》
焦点好书 经典名作
知识作桨 行舟而上
《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
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代表之作
思维导图:
内容简介: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你将获得:
万历十五年的制度腐朽都是因为万历皇帝罢工吗?
堂堂首辅申时行怎么就成了一个和事佬?
张居正为什么死后成为了众矢之的?
海瑞为什么是“古怪”的?
戚继光作为武将,在重文轻武的朝代命运如何?
李贽为何自杀于狱中?
同时,你将了解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并由此获得另一种思考历史的维度与思考现实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