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虫韵

(注:作文材料是:共享时代已经来临。有些东西可以共享,但有些东西又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共享一切,我们又无须共享。

《诗经》是组美到骨子里的散文诗,其中不乏乡村宁静清幽的美好。

“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试想,乡村的禾苗清新,家禽悠闲,虫鸣振振,一老妪牵一小孩儿漫步田埂,享受着这份安宁静谧,何需他人知晓,何必与他人共享,自是得趣,自是清静。

十年前,我曾与奶奶寓居苏北小镇,一弯清澈的溪流环绕村庄,从门前缓缓流过,岸边青草郁郁,时时传来窸窸窣窣的虫鸣,好不惬意。

每每夏夜,月光柔柔,洒在溪岸,年幼的我与奶奶享着这美好的月夜之景,听着虫儿轻唱。

时而,调皮的我小跑在小径上,欲抓那些闪着微光的萤火虫,扑楞着小手,一蹦一跳。抓住时,轻轻张开手掌,细瞅着萤火虫,好不开心。奶奶便说:“地上的萤火虫,天上的流星。”我连忙松手放走萤火虫,生怕天上少了一颗星星。那时的日子,清闲美好,只有我与奶奶享受着,不曾与城市的喧嚣沾染,也无须与他们共享。

只是,时代的发展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打着“乡村建设”的旗号,城市的钢铁巨臂也想捉捉萤火虫,享受乡村的光芒,便横冲直撞地哄闹进来了,老屋被拆,溪流被填,耳畔虫鸣消失无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说是共享,倒不如说是毁灭,这份“关爱”,乡村无福消受。

“每个乡村都在消失”,城市与乡村“共享建设”的结果是城市淹没了乡村,此后便再无人可享受到夏夜的悠悠虫鸣与那胸中的宁静坦然。

也曾与孩子们一同读诗,每读到“莎鸡振羽,十月蟋蟀”难免惆怅,而孩子们的眼中却一片空濛,因为他们不懂,他们未曾享受过乡村的美好,他们共享的都是城市的鸣笛喧闹,不是乡村的细碎虫鸣。

一晚,路经小花园,偶听草丛中传来微弱的虫鸣,顿生亲切与悲凉,毕竟从此千年前在乡村传承的虫鸣与文化,如今还有谁人共享?

悠悠虫鸣,乡村与城市,无须共享,那亘古的情谊,这时代可存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 一路,轰轰烈烈 跌跌撞撞。 内心却从未真正胆怯 和彷徨。 以为 心中有爱,便可排除万难。 于是, 倾尽气力 …...
    那年春天下着雪阅读 188评论 0 0
  • 祝澜 焦点网络中8 分享190天 2018-7-5 学校定于今天给学生发通知书,全体教师必须8:00前到校。班主任...
    祝澜阅读 63评论 0 0
  • 封闭函数用 !或者 ~ 还有 ()() 闭包 闭包就是函数里面有函数,也可以叫函数的嵌套 闭包用途 保存索引li{...
    回忆在美也是曾经阅读 155评论 0 0
  • 作为纪实摄影,很多好照片其实是拍人,你就等在那里,等待着别人的一瞬进入你的镜头,那是人间最自然的氛围。但我基...
    雨天的书rainybook阅读 3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