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不能缓一些创新,多一点守正?

每一次到北京心情总是很复杂,这次进京的原因是参加“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

2015年首届LIFE教育峰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毫无疑问,这可能就是除“官方场面”之外,最高规格、最富原创的教育会议了。这样的会议必将会是参会的年轻教育者们的头脑风暴!两次受邀作为发言嘉宾,我真的深感荣幸,又颇有惶恐。

只是,近几年来,我对教育越来越“保守”,对教育创新、教育创造这些说法,却越来越警惕了。

当然,这个保的和守的,肯定不会是依然统治着公立学校和绝大多数私立学校的应试教育,而是自有人类以来,被教育思想家所基本公认的教育原理、教育规则,以及为了实现人的最高天性而确定的教育目的。

电子产品所用的更新、迭代等概念,用在教育模式上是不是真的很合适?

要实现好的教育,多大程度上是创新的问题?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按已知的“大道(包括目的与方法)”认真践行的问题?

张文质兄有句名言,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在十多年前,同样提出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八个字。在“相信岁月”这四个字里,我所想要传达的,就类似于“教育是慢的艺术”的意思。

教育创新,是促进当前的教育慢下来,还是促进它快起来?

教育创新,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方法,还是回到常识,回到大道,甚至不惜回到“保守主义”、“中庸主义”的道路上?

是的,这一切无非就是概念之争。说教育创新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假如有问题,就是借着创新之名,日益滋长了那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者——包括官员、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的急功近利!

毫无疑问,“读写绘——学龄早期读写综合课程”是一个课程创新,但它遵循的无非就是孩子爱听故事,爱看图画书,会讲故事而不擅长书写的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在全人之美课程里,有着诸多创新的成份,但是细细想来,它更是遵循着教育思想家们的教诲,努力让教育回归到生活,回归到文化,回归到儿童和少年的生命。

假如能有那样一个会议,大家聚在一起清理我们所做的那么多的“伪创新”、“坏创新”,清理我们添加到教育生活之上的那么多的伪概念、坏行为,是不是比探讨教育创新更有意义?

如果LIFE教育创新峰会是“百花齐放”的话,今天的中国教育其实是多么渴望着“百家争鸣”——不是为了宣传某种教育模式,而是为了被诸多教育模式耽搁着的孩子们。


相关链接:教育干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亭,其实就是停,一个人走累了,坐下来。 低处的亭和高处的亭很不同。一个让你终结恍惚,看见自己,内心的风波渐渐平复。...
    风轻语阅读 419评论 0 4
  • 区块链1.0应用以比特币为代表,为了解决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那么区块链2.0就是更宏观的对整个市场的去中心化...
    李壮相阅读 1,781评论 0 2
  • 写给深陷困境的微商们: 今天,微商要学习的不是产品经营,而是人品经营,以独立人格、圈子部落、极致单品三位一体的全新...
    司法韩华阅读 1,4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