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到县城办残疾证的流程

记录一下我昨天到县城办残疾证的流程。

9月8日早上,接到县残联打来的电话,要我带上身份证、户口本、三张两寸免冠白底照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申请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去县残联提交材料,并给评定表盖章。

本来我是在安徽的政务服务平台“皖事通”上申请的,但是皖事通上的申请流程不够完善,而且即使在线上申请,最终还是要到县残联的办事大厅去一趟的,因为那份需要医生评定残疾等级的“评定表”,是需要残联先盖章的。先盖章,证明残联已经进行了初级材料审核,医生才会给予评定。

2022年我就想办残疾证了,当时还去了武汉市第五医院,准备做检查来着,结果医生说要预约,预约也要等到下周。我纳闷于为何做个普通的听力检查,居然需要预约到下周,医生说检查挺花时间的,全部做完要两个小时。我又问大概需要多少费用,医生说四百多。

当时我之所以想办证,主要是为了向那个先是我朋友、后是我老板的人证明一下自己,因为他总是霸凌我,明知道我耳朵不好,还总是怪我不仔细听他说话。

但是听医生这么说,我感觉挺麻烦的。而且当时我也提前查询了,查询的结果是,不确定自己办了证之后能不能领到补助。何况办证还要花钱,当时被拖欠工资,也没钱。这么一来,办证的动力就不足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有了上次去武汉医院的经历,我以为我们这边评定残疾等级也要做检查,做检查也会那么麻烦。

为了保证能有尽量多的办事时间,我早上7点出头就出门了,想着尽量一天之内办完。

结果并没有那么麻烦,但一天也确实办不完。

事情是这样的。到了县城之后,我先是找了个地方吃了早餐,然后路边扫了一辆共享电动车,到了县残联。县残联只有两个办事窗口,三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个男工作人员,估计是领导,居然在大厅里来回快走,锻炼身体!

不得不说,相比大城市,咱农村的办事单位似乎人味更重些!我也不知道这么形容确不确切,反正就那意思。

窗口的工作人员看了我带的户口本、身份证等材料,让我在柜台上拿申请表和评定表重新填写。可能是因为我自带的申请表和评定表是在网上下载的,格式不是特别规范吧!

我重新填写了申请表和评定表之后,工作人员将我的两张两寸照片分别贴在申请表和评定表的右上角,然后拿去用机器在照片上压模盖章。最后将所有材料和申请表、评定表都还给我,叮嘱我去县人民医院,到导医台,问听力残疾评定应该挂哪个科,将以前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给医生看,让医生在评定表上评等级、签字,然后再拿回来,交到残联办事窗口。

我本以为,到医院评等级还需要重新做检查,没想到以前的病历和检查报告也能作为评定残疾等级的依据。可是我没有病历,只有以前在武汉做的检查报告的照片,在手机里。我问工作人员,医生认不认别的医院的检查报告,工作人员让我到时候看医生怎么说。

出了县残联,到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将那份两年前在武汉做的检查报告打印了出来。

又骑着共享电动车到了县医院,去导医台问应该挂什么科。导医台工作人员让我挂五官科,在三楼。可是我在智能柜机里看了又看,始终找不到五官科。于是我又看有没有什么与“耳”字有关的科室,最后挂了耳鼻喉科。

挂号费18元,比武汉还贵,在武汉区级医院挂号,挂号费才4.5元。

耳鼻喉科的医生看了我之前的检查报告,问我自己感觉两个耳朵哪个耳朵更差一些,我说右耳更差,右耳即使戴了助听器,感觉也没多大效果,主要是靠左耳听声音。

然后医生说,我可以办证,但是没有补贴。

我问我这是属于几级,医生说四级,然后又补充说,这个残疾等级评定是以好耳朵来评的,哪怕是一只耳朵全聋了,但是如果另一只耳朵是完好无损的,那就评不了。然后又进一步解释,如果是评视力等级,哪怕是一只眼球都已经摘除了,但是另一只眼睛能正常看见,那也评不了。

我点了点头,问是以我哪一只耳朵来评等级的,医生说左耳。我又问我的右耳能达到几级,他说三级。

我说,好,明白了。医生就开始在评定表上写字,评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残四级”,然后签名。签了名后,医生对我说,今天星期二,周四或周五还要来一趟,因为还需要一个医生签字,那个医生周四或周五才会来。

我将材料装起来,就打道回府。

总体上,办得还是挺快的。在残联,只有我一个人办事,到那就办了,只花了14分钟。在医院,门诊里没有叫号流程,都是谁先把就诊卡给医生,就先给谁看,导致文明有礼的我被人插了几次队,不过算上等待的时间,也只有38分钟。

明天周四,再去一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