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暮色将近》有感

    “当你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时,你已经快要失去它了。”正如这句名言所揭示的,生命的珍贵与无常,常常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浮现。而《暮色将近》这本书,正是作者戴安娜·阿西尔在八十九岁高龄时,对自己漫长人生的深刻洞察与真挚回顾。这本书不仅是她个人的生命叙事,更是一面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衰老、死亡、爱情、孤独等诸多议题思考的镜子。

阿西尔的一生,充满了独特的色彩。她终身未婚,没有子女,将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编辑事业,直到76岁退休后才开启写作生涯。这样的人生轨迹,在世俗的眼光中或许并不“圆满”,但阿西尔却以一种坦然和洒脱,赋予了自己的生命别样的意义。

书中,阿西尔对衰老与死亡的思考令人动容。她深知生命如同四季更迭,衰老是必然的归宿,死亡亦是无法避免的结局。她平静地写道:“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在面对母亲的衰老与死亡时,她的内心满是焦虑与不舍,但也从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她害怕母亲走向死亡的痛苦过程,却也明白这是生命的必经之路。这种对生命终结的敬畏与无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实模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爱情与性,在阿西尔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毫不避讳地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从年轻时的浪漫邂逅,到中年时期与伴侣的相处,她的爱情观自由而独立。她认为,爱情不应被婚姻的形式所束缚,性也并非是婚姻的专属品。在她的观念里,男女之间的情感连接可以是多元而丰富的。她与性伴侣之间建立在平等、独立和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与身体的交融。她的这种观点,或许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悖,但却展现了她对真实自我的坚守和对爱情本质的深刻理解。例如,她与最后一个性伴侣萨姆的关系,他们不需要频繁见面,也不想为对方的心灵负责任,但却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和快乐。

阿西尔在书中也谈及自己的遗憾,如流产失去孩子的经历。然而,她选择遗忘而不后悔,认为挖掘过去的内疚对老年人没有意义,暮年只需关心如何度过当下。这种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她在退休后,重拾绘画、学习园艺,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世俗的成就,也不在于遵循他人设定的生活模式,而在于真实地面对自己,勇敢地追求内心的渴望,坦然地接受生命中的一切,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我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追逐着名利和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阿西尔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学会在喧嚣的世界中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暮色将近》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又如同一位忠实的朋友,陪伴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思考生命的真谛。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暮色将近,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更加从容和豁达的心态走向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