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22 张丽娜
文:【日】木村研
图:【日】村上康成
译:【日】猿渡静子
新星出版社
女儿从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城市,乡村农家生活对她而言就是与已不曾相关的另一个世界。记得女儿7岁那年,我参加了单位与e+公益联合组织开展的慰问贫困山区孩子的助学活动,参加完的一段时间,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不是身体本体的病痛感,是那种来自内心的思虑与拷问。当我把拍下的照片,拿给女儿看,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她们的生活环境好惨,幸好我没有生活在农村……我知道女儿是被照片中破烂、脏乱、落伍又东倒西歪的人事物惊到,并无嫌弃。我告诉女儿,这些家庭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够好、经济条件不富足、孩子的爸爸妈妈为了赚钱外出打工,留守、失学儿童很多。一般情况下只能靠生活资助。所以现在社会上有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们的行列中,帮助他们的家庭和孩子建立生活的希望。
随后一段时间,孩子跟我参加了几次城市公益活动,却依然没有去乡村。昨天,我们家庭定制的“乡村体验 助力阅读”亲子游,终于成行啦!出行前的准备、分工、计划,反复商量多次,最后明确完成内容:(1)女儿的乡村生活体验(2)女儿的图书漂流(3)妈妈的绘本实践讲读。内容(1)和(2)不在这里过多啰嗦,总之用女儿的话说“完美”!一天内体验了公路赶大鹅、钻玉米地、采摘向日葵、下河摸鱼……累并快乐。
重点说说绘本实践讲读。确定这个内容之时,没有过多期望,毕竟考虑要以女儿的乡村生活体验为主。后来女儿说:妈妈,你现在会讲绘本了,还有打卡作业要提交,正好我去玩儿、去做图书漂流,你可以给那里的孩子讲故事啊!然后女儿开始帮我选书,定下了这一次实践讲读。
关于讲读有话说!
讲读目的——让孩子随着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主动学会观察积累;
讲读地点——村口河边的树林(临时定的);
讲读对象——5岁孩子及他的妈妈、10岁孩子、成人及上年纪老者;
讲读困扰——露天开放式环境,容易分散听者注意力;讲读对象年龄跨度大,上年纪老者几乎就是远坐围观,成年人和孩子也是害羞式的保持一定距离,不愿意靠近围坐;当时状态真的是心一横,来吧!一切交给大自然。
讲读绘本——提前准备了《999个青蛙兄弟》《和甘伯伯一起去游河》《我依然爱你》。最后确定《999个青蛙兄弟》这个故事绘本,结合了当时的讲读地点在河边,有蝌蚪有青蛙,关联度更好;讲读对象基本锁定5岁孩子,更容易吸引孩子的趣味性及大人的共鸣。
导入:考虑环境氛围,可操作性等因素,没有特别设置此环节。
封面:提问式问孩子:密密麻麻的这些小点点是什么呢?孩子回答:好多只带尾巴的小蝌蚪。继续追问:你看一看有多少只呀?孩子开始数1、2、3……太多了。 孩子没有说出具体数字,带着一起读出书名《999个青蛙兄弟》,提出问题:青蛙兄弟是999个,哪小蝌蚪到底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前环衬:跨页面绿色。当时5岁孩子的上衣T是绿色,孩子主动说出:和我的衣服颜色一样。鼓励孩子,请孩子继续说出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孩子回答:草地。
扉页:再次读出书名。中间部分排列整齐的禾苗,孩子说是小草。
内页:
观察图画:孩子发现落在水稻上面的红色瓢虫,还有很多绿点点。 (讲读说明:这是青蛙妈妈产下的999颗卵)
观察图画:满满跨页面的小蝌蚪,引导孩子找不同,孩子指出有一个是圆泡泡。(讲读说明:水变暖的时侯,卵变成蝌蚪;那不同的是其中那个圆泡泡一样的卵还没有变成蝌蚪;什么原因呢?原来卵哥哥在睡觉呢)
观察图画:一个月后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了呢?孩子回答:长出了手和脚、圆泡泡变大了;(讲读说明:青蛙妈妈叫醒了还在睡觉的卵哥哥,结果哥哥出来后,身体好大好大)
讲读画面:田里来了一支找食物吃的红蛇,遇上正在玩捉迷藏的青蛙和没变成青蛙的哥哥。青蛙的颜色和禾苗很像,藏起来几乎看不到。这时哥哥却意外撞上找食物吃的红蛇,吓到求救!青蛙兄弟看到哥哥有危险,一齐拖住红蛇的尾巴,让哥哥快跑。可怕的红蛇用力甩开青蛙兄弟追赶哥哥。
观察图画:好大一条红蛇把蝌蚪哥哥追到角落里,让孩子猜一猜:红蛇有没有吃掉哥哥呢?孩子回答:吃掉了。
观察画面:顺着孩子的回答,却发现红蛇身体打了一个结?还在喊:救命!为什么喊“救命”?
讲读画面:揭晓答案,原来是哥哥用智慧打赢了红蛇。青蛙兄弟们把哥哥抬得很高,庆祝狂欢中。红蛇再也没有出现,999个兄弟每天快乐的唱歌,最后,哥哥变成了最大的那只青蛙!
后环衬:同样跨页面绿色。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
封底:水里跳跃的蝌蚪哥哥;
延伸:
1、带着孩子一起唱“青蛙之歌”;
2、一起动手折纸青蛙;
一次有惊亦喜的实践讲读,一场有大自然交响乐(鸡、鸭、鹅、牛、蝉、还有青蛙等各种自然动物)伴奏的户外演练,就这样发生在2019年夏天,幸福又美妙的一天!
愿阅读的种子,在这里儿早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