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青年记者胡友先

    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芦苇荡、春来茶馆以及矗立在瞻仰广 场的郭建光、 阿庆嫂雕像……在我们面前展开来的是一段传承不息的芦荡烽火。 《 沙家浜》戏里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这戏外的故事,依然耐人寻味…… 一直致力于研究沙家浜革命历史的徐耀良老人坐在纪念馆一个窗口前,听着 四周芦苇荡传来的沙沙响声,晒着冬日暖暖的阳光,显得颇为惬意。他现在已经 “扎根”在纪念馆里,这个土生土长的沙家浜人,说起这里的英雄,说起这里的风 云变幻,仿佛就如发生在昨天。 沙家浜是因为当年有 36 个新四军伤病员在此养伤, 引出戏剧 《芦荡火种》 《沙 家浜》而闻名天下。在纪念馆里,一幅京剧《沙家浜》中“十八棵青松”傲然挺立的 剧照光彩照人;一处模型再现了当年的水上医院,旁边还展有一艘当年运送过伤 病员的小木船。睹物思人,当年的伤病员是怎样度过那芦荡风雨? 1939 年,新四军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以江南抗日义勇军(下简称“江抗”) 的名义率部来到阳澄湖畔,开辟苏常抗日游击区。后主力转移,留下 36 位伤病 员在沙家浜一带养伤。这 36 位伤病员就是京剧《沙家浜》中“十八棵青松”的 原型。伤员中有新四军“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连长吴立夏、战士张世万等。 “江抗”参谋长夏光病倒后也被安排到阳澄湖治病休养。 伤员分散隐蔽在昆承 湖与阳澄湖之间的村庄里,完全依靠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沙家浜有新四军后 方医院,听到风声的日伪军三天两头下乡搜捕。 湖上芦苇丛生,地形复杂,敌情紧急时,乡亲们就抬着担架,摇着小船,将 伤病员藏进芦苇荡;敌人一走,他们马上趟水过河,给伤病员送饭送药。由于药品严重缺乏,医务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员就采用土办法,把鸡蛋壳烘烤后研磨成粉,让肺结核病人 服用补钙;用硫磺粉加石灰水煮成药水,治疗疥疮;用砖头烧热后做热敷……, 年轻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出那段苦日子,甚至有时候还认为是天方夜谭。玉米、红 薯是早中晚饭的主打歌,饮料则是玉米粥,多种做法的大白菜,可是却没有什么 油,连盐都放得很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吃得反胃也还是这些。 谭震林曾是“江抗”的老首长。1982 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谭震林 在华东七省党史工作会上说:“《沙家浜》的斗争故事是真实的,郭建光现在 就坐在台下,他的名字叫夏光。”电视台记者采访夏光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剧中的 郭建光是许多新四军指挥员的缩影。我只是沾了一个`光′。”夏光生前曾多次对家人说:“百年后,把我的骨灰安葬在沙家浜,让 我陪伴逝去的战友,一起沐浴阳澄湖上的朝霞。” 2003年11月2日,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她 就是被人们称为“阿庆嫂”原型人物之一的范惠琴。沙家浜镇的村民称,范 惠琴老人是当年八位女英雄中去世最晚的,因此她也被称为“绝版阿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嫂”。 范惠琴老人生前居住的沙家浜镇泗泾村又名龚家浜,曾是新四军前进袭敌, 后移休整的活动中心。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派来了李正廉、周朗两位抗日志士, 住在范惠琴家里,以教书办夜校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年轻的范惠琴不顾生命 危险和族人反对,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后来,范惠琴的家成了新四军的联络站。 据长期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的徐耀良介绍,范惠琴在村里很积极,新四 军伤病员来了,她带头缝补洗衣;部队进村了,她带领妇女进行慰问;还发动妇 女做军鞋,处处走在前头。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 范惠琴接待和掩护过的新四军首长和伤病员不 计其数,也遇到过许多劫难。有一次,范惠琴和村里的另外一妇女干部金阿秀一 起被日军抓起来,被打得皮开肉绽,范惠琴三次昏死过去,但她始终没有说一个 字。 抗战胜利后,上海和南京的几位领导邀请范惠琴出去工作,但她的身体已经 无法胜任。由于遭受日本人的毒刑折磨,创伤经常复发,有时候甚至不能行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范惠琴一生淡泊名利,平时从不向外人提起她的往事。直到临终前,还是想 回沙家浜敬老院安度晚年。老人一直眷恋着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的故土,眷恋着 那片魂牵梦萦的芦苇荡。 如果说这一切的美是自然所赋予,就像女子的美貌,不值得刻意强调的话, 那么我想那份“美”当属“芦苇荡”边那祖祖辈辈的常熟人,曾经的红色根据地 人,勇敢、智慧而坚强,现在的常熟人继承了上几代人的勇敢,瞧!他们充分结 合城市“革命“特征,挖掘旅游资源,并衍生出了多项“革命系列项目” :红色 教育游、绿色休闲游、金色美食游、文化影视游,其中每一个项都是“沙家浜” 所特有且无可复制的地域特色产品,聪明的“沙家浜”人真正在城市发展中继承 了祖辈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 回顾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历史,我的心灵受到了又一次净化、洗礼和震撼。党 的诞生经历充分反映出先辈们既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也有坚定理 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还有缜密沉稳、审时度势的务实精神,这些精神都值 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体会、反复学习。(原载《姑苏晚报》有删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水木清 今天和学霸聊了很多,聊到学习,她昂着头说:“阿姨,我现在特别盼望考试,考完试就可以好好玩了,但现在我得...
    刹那年华之水木清阅读 590评论 14 6
  • 文/间谍少女C纯粹的欣赏某些明星,就会被当成脑残粉看韩剧,觉得欧巴好帅就会有人说,一把年纪了还花痴就连前几天官方宣...
    间谍少女C阅读 1,840评论 20 15
  • 今天是周日,难受的一天,上午学英语,拿着吉他去了,给大家弹奏了一曲,嘿嘿。 下午学吉他,刚学过了...
    尤克吉他阅读 146评论 0 0
  • 好久都没有合照了 今天照了一张集体照 我们 同框了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照片上的我在偷偷观望隔了几个人的你 流光容易...
    TOJECO阅读 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