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闫学老师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能深切感受到她对阅读的挚爱。闫老师在书中介绍了教师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如何带动学生读更多的书等内容,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着阅读的魅力。
首先就是教师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这本书第一章就是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教师读书可以夯实底蕴,提升教育教学素养,同时也是人生获得幸福的一种渠道,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阅读可以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得心应手。
教师怎么读书呢?闫学老师倡导有坡度的阅读。就是自己选择的阅读书目,必须有挑战性。真正有价值的阅读犹如爬坡,不断增加难度,在啃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丰厚、转变。闫学老师说她第一次读《后现代课程观》的时候,几乎不知所云,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反复阅读,同时也读其他的教育理论经典和人文社科类书籍,在她阅读视野不断开阔,知识背景不断丰富之后,再读这些书的时候,理解起来就没那么困难了。另外教师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读书教书写书是他教学生涯中一直在做的事情。写教学随笔,写读书笔记,写教育叙事……阅读帮助写作,写作倒逼阅读,阅读和写作就是教师成长的美丽双翼。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闫学老师指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应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闫学老师提出教师阅读一定要读经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经典经过时间长河的过滤。教师的阅读应该从一开始便站在高处阅读大量经典作品,进一步提升阅读的品位。她读的最多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她一直在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法,为此也写下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
作为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带领学生爱上阅读。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阅读者。教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阅读过的好书,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爱上阅读,要给孩子读童话,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越需要阅读去帮助。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阅读主题活动,比如将书籍演出来、故事温暖童年、我的绘本我创作、创意书签设计、家庭读书会等。反观自己带领学生阅读的经历,闫学老师的观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去践行的。
整本书都是在聊阅读的话题,闫学老师也说,她所有的讲座,也都会有一个绕开的话题——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而是让生命更加丰富和美好。 阅读,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每个人生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