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周一
改造别人?还是算了吧
*随着门咣当一声,先生带着孩子出门上课了。我到客厅拿东西,果不其然又看到这两人的拖鞋,东一只,西一只,随意的扔在客厅里。
“哼,说了多少次了,把鞋放门口鞋柜那,坏毛病就是改不了。孩子也跟你学了吧,没规矩!”我嘴里抱怨着先生,恨恨的把他俩的鞋踢到鞋柜下面,不由得又开始在心里数落先生种种让我看不惯的地方。不由得又想起,早上,我妈给他说了句什么,明明是关心他的一片好心,他当时正在拿着手机回信息,估计在忙,没等我妈说完,就语气生硬不耐烦的来了句“不用”。生生让我妈觉得多操心,弄的气氛尴尬,可他还不知不觉。
唉,由一想到二,再想到三四五……我的心情瞬间不好了,“我怎么找了个这样的男人?!”
打住打住。当我意识到怨恨的情绪让我开始怀疑婚姻,我赶忙回过神来,给自己喊停。吐了吐舌头,好在人家这会儿不在家,要不,我还得唠叨抱怨吵一架?
由此可见,女人的扩展思维真是不得了,一件事可以联想到很多件,恨不得举一反三,扩大影响。看来,女人真是天生当编剧的料,每天不知自编自导自演了多少出剧目。怪不得都说女人是感性的,情绪丰富的。也不知这多变的情绪有多少是真实事件引发的,有多少是自己臆想编演出来的?
*想起看过的一句话:家庭关系中,包容比改造更重要,亲密比正确更重要。试图改造别人,几乎是妄想。不再纠结小事,人生才宽阔了许多,关系才更加亲密。
说的真对。成年人的烦恼,一半以上都来自于想要改造。每个人心里,不光是对自己有期待,对父母,伴侣,孩子…他人,都有一个理想的模板蓝图。恨不得把自己和他人,都拿着刻刀,一刀刀“必须,应该,你要,不许……”,雕刻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可是,我们能雕刻得了别人吗?!反而是,越要求,越改造,就越引起反感,对抗。到头来不仅未能如愿改造,还会使得关系越来越远,越来越疏离。
这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对与错。与其执着于谁对谁错,妄图去用自己的标准,认知,习惯等去评判去改造别人,不如引导自己从多个视角去看待事物,去学会求同存异。
当一个人开始放弃改造别人,学着接纳不同;当一个人开始放下执念,与心中的自己和解;才会感受到关系中的自由和自在。
*记得看到过一本书,书上写到:不论我们怎么干扰,怎么想去改造,每个人都会拼尽全力活出自己的生命波形。我们的改造只会让个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一辈子用这个“不够好”来鞭笞自己,怀疑否定自己,进而不断的去证明,不断的外求索要认可。
想想看,我自己好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小到大不断被父母“改造”,甚至内化成自己被自己不断的改造。当然,我不否认,被改造的自己肯定是有进步的地方,可是,内心深处的“不自在”也一样让我痛苦。
现在,我还要用“改造”来对待我的先生,孩子……么?我还想把这种“不够好”,“不自在”种在我及他们的心里么?!
这几天,李萍老师的文章里写到“内驱力”。我在想,如果一个人基于被允许,被接纳,被示范,被鼓励……后,激发的内驱力去自我改变,才是正途吧。
*谁的期待谁负责。
我想要家里的鞋子摆放到固定的位置,这只是我的期待,而不是先生和孩子的。也许他们想要的,就是放松和随意吧。
就算是在同一个事件中,每个人的立场、视角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有权选择自己的方式方法。
也许,下次我看到他们乱放鞋子时,就想想我的期待我负责。我可以去把鞋子摆好而不认为别人不对,也可以不管鞋子怎么放,尊重他们的方式就好。
*改造别人?还是算了吧。与其搭上时间精力和情绪去改造别人,还不如花些精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认知,学着尊重,理解,和接纳,给自己和他人一份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