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在2017年在H 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在临近年底的这个特殊日子,提起笔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明确这个总结的选题后,正式动手写之前,我翻开了昨晚的欠账,因为时间太晚没来的看的吴军博士《见识》第五章:职场误区与破解方法中的一节——职业中的帝道、王道与霸道。

    熟悉历史的人看到章节标题,大致应该能想到说的是商鞅,在游说秦孝公的三次记录里,商鞅分别提到了这三种道。

    秦孝公最终选择的霸道,在吴军博士眼中是立意不够高的表现,与之对比的是拿破仑和他的《拿破仑法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商鞅和拿破仑,几乎隔了两千年,要求两个人的境界一致,似乎过于苛刻。

    我更喜欢《大秦帝国》里的合理想象:秦孝公在秦献公留下的连年征战,国力羸弱的局面下,痛定思痛,发布求贤令,广纳人才。商鞅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秦国,通过主动的“臣试君”式的试探,最终决定留下来辅佐秦孝公。

    在战国七雄并争的大背景下,秦孝公让秦国活下来的立意,不仅不低,反而很实际,很适合秦国落地。

    否则,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标题判断立意高低的帝道、王道与霸道三个选项,作为一代明君不可能完全懵懂。同时代的魏国国君魏惠王任用庞涓和公子卬,那才是真懵懂。

    公叔痤在举荐卫鞅给魏王遭到拒绝后,又建议如果不用卫鞅,就杀了卫鞅。当他很内疚地劝卫鞅赶紧逃走时,卫鞅完全没放在心上,因为:他既然不听你的建议来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建议而杀我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明君,一个贤臣,最终能成就一番大业的,必然是有深刻的信任。

    在大秦帝国里,这份信任体现在当老甘龙暗地使坏,造成太子嬴驷因为砂石充粮冤杀掉白氏三十多人,导致孟西白三族“交农”事件时,秦孝公并没有着急忙慌赶回来亲自处理,而是信任商鞅有平息事态的能力。

    这件事恰恰又是秦孝公身为明君的另一个有力佐证。

    吴军博士说的对,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2017年是我的本命年,在昨天早上跟小杨讨论今年的总体评价时,很欣慰地得到了整体是上升态势这样近乎偏袒的评价。

    年初进入到一个很有争议的行业:共享单车。而这个行业今年的波诡云谲,几乎整个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有一些能够自己控制的事,努力做好!哪些无法改变的人和事,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命和运。

    所以把本篇取名为“初见”,也是在年底这个节点回顾的时候,再一次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不忘初心”,在真正做的时候,有没有违背初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
    慢牛策略阅读 300评论 0 0
  • 月亮躲在云层里,消逝得无影无踪,残星点缀夜空,略添几分惆怅,清风触摸天空,飘然莅临人间。我临风窗下,听“虫声...
    陶言一阅读 398评论 2 2
  • 发烧,别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发烧的实质是什么? 发烧是免疫力在战斗的表现,是身体在调动所有的能量去集中对...
    听雨心依阅读 378评论 0 0
  • 人无完人,做错的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谁又理解局内人的苦,苦痛的方式千千万万种,最狠最切肤痛的莫过于内心最在意之...
    芜笙未笙阅读 3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