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门口,中午11:30之后,孩子们纷纷一跑一颠地走出来。
冬天的季节里,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红蓝相撞的冬装校服,像个既勤快又捣蛋的小哨兵一样,走到这头望望,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有没有来,走到那头撞撞,因为跑得过急,一不小心,就撞上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校小孩。
小学的放学时间是有间隔的,最先出来的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下一轮就是三四年级的,最后出来的就是校园的大哥大姐,五六年级的大龄小孩。
我在那里站了一会儿,看到那些最先出来的小孩,真是小得可怜,小得单薄,一个个矮矮墩墩的,好像刚过一百公分的身高,他们跑得那么快,我真担心他会莽撞摔上一跤,可事实,他们步伐轻快,而且还跑得很稳,撞上爸妈的怀抱一撞就是一个准。
我忧心忡忡地诧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来到小学独挡一面?却不料他们背上砣着书包手上提着饭盒,而脸上却扬着满脸的阳光和自信。
阳光从哪里来,从天空射过来,温暖着这些纯真的小孩,自信从哪里来?从爸妈及学校的栽培中来,培育他们恩泽他们,让他人从小就自信勇敢,拥有区别于上个年代乃至上几个年代的同龄小孩的不同胸怀。
看他们有说有笑,活蹦乱跳,懂得的东西可能超越李阿姨的想像。虽然年纪很小,个子也小,小到我担忧,小到我怜悯,却看起来格外懂事的模样,他们动作灵活,眼睛警觉,看到自己家人的,飞奔向家人怀抱,还没盼来爸爸妈妈的,站在固定的位置虔诚地望着前方,脸上表情丰富,嘴里似乎还在念念叨叨,我猜想,那大概是正在背诵刚学的古诗《鹅鹅鹅》吧。
我一直看着这些小孩来来去去,那小小的身影充满了活力,小男孩真是帅气,小女孩真是美丽,这使唤我想起袁心维上小学的第一天,禁不住心底涌起了一丝丝甜蜜。那时他也刚满六岁,可能只与这些孩子一般高大,只是我不记得了,心里他的形象就是眼里现在他的模样。他不像这帮孩子一样洋洋洒洒,他总是低着个头,阴着个脸,嘟着个嘴,好像从校门走出来的那一刻刚受了大个子同学的欺负一般。
第一天把他从学校接回家,我和他爸都激动不已,忙搂着他问这问那,却不料这个生性沉默的小男孩,八棍子也揍不出一个屁来,我们只能用眼神和肢体动作跟他交流,谁知他又是那种骨子里很要强的小孩,既不迎接我们的目光,也不会主动投入我的怀抱中来,好在与他小二年级的姐姐有个伴,他们总是双进双出,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慢慢地他就会长大就会懂事起来。
一转眼他就这么大了,个头很快就要赶上我。我觉得他足够高大了,跟正常上六年级的少年一般高大。再看这些小小一二年级的孩子,才觉得他们小得可怜,才升起一股疼爱。这些祖国的小花朵呀,是多么萌态,多么可爱,那么小,离开家园来到校园,接受教育接受熏陶,他们茁壮成长,他们进步很快,终有一天,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