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终于落幕,上月陪孩子上暑期兴趣班,妈妈们在等候之余除了家长里短,又多了这么一个热点话题,艺术源于生活,电视剧的火爆原因在于它直击现实,电视机前的女性观众,未必都是唐晶,但大多数就是平凡如罗子群,麻木如蜕变前的罗子君的万千女性,才会如此感同身受啊。
有苦就有乐,生活中的现实与美好好比硬币的两面。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因为展示了血淋淋的婚姻真相而接地气爆红,那么两年前的一部台湾怀旧青春剧《我的少女时代》便是提炼了青春回忆中的纯真美好而感动了无数的70、80后。该片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园老大徐太宇的初恋故事。剧中追星,暗恋,溜冰,手写情书、毕业纪念册、咀咒信,等细节勾起了同龄人学生时代的集体回忆,耳畔不时响起的刘德华,草蜢等90年代金曲更是让生于80年代广东沿海地区的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每晚伴着流行金曲和磁带转动声入眠的年代。
满满的回忆杀,有没有?从回忆的角度来看,《我的前半生》也是一本回忆录,多年后的自己,回望过去,对于婚姻,你是努力经营,与伴侣共同成长,还是就此依附于那个他?对于职场,你是终身学习,还是就此认老,靠吃老本过日子?答案一目了然。
回忆之所以催泪,在于它真实的存在过,只是你对于它的存在,不管好坏,都无力改变。怀旧青春剧的泪点在于每个人都曾经经历,却无法再穿越重来,唯一能做的是站在界点的这一头,无奈地遥望那一头的自己或哭或笑的青葱岁月,好像看一场球赛,那个你为之摇旗呐喊,咬牙切齿的球星,就是你自己。又像看一场自己自导自演的电影,演得再不好,也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摔倒,却不能把手伸进屏幕里拉一把。演得再好,那大屏幕上的“剧终”二字,终究要把你从那曾经的辉煌绚烂中抽离。
那么,回忆无用吗?不是。《我的少女时代》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剧中欧阳,徐和阿远曾是铁杆兄弟,但是那年三人在海边戏水,阿远提议和徐比赛游泳,徐奋力向前游后回头却不见了阿远的踪影,挚友因为与他的一场游戏从此消失在茫茫大海,徐因此深深自责,自暴自弃,和欧阳也从此不和。当林真心从欧阳口中得知徐太宇自甘堕落的真相后,林真心的一句话让徐幡然醒悟,她说:“徐太宇,要是再重来一次,阿远还是会下海,不用你负责。你可不可以做回徐太宇?”是的,时光不可倒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整理行装,重新出发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丢掉沉重的包袱,轻装前行。
有人说,如果你不时地回忆过去,证明你已经老了。确实,当年的70,80后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还记得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上学第一天回来,吱吱喳喳地向我讲述校园里的新鲜事,那一刻,仿佛我也回到了那所我熟悉的学校,那些年那些事,那样的激情,那样的迷茫,历历在目,却又仿如隔世。女儿的班有个家长微信群,家长们在上面吐槽得最多的就是辅导孩子作业,于是有人说: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连骂带教。让路人耻笑,邻居不能睡觉!每天晚上的真实写照——献给所有尽职尽责的精神分裂症妈妈们!虽然是笑说,但确实孩子上学,也让我们这些家长们又重新上了一次学,恨不得替代孩子去思去想,把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都倾囊相授,以期他们有一个比现在的自己还要好的未来。但,孩子的路还是得孩子自己去走,有些错误是“如果重来一次,还是会犯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做一个灯塔,照亮引领他们前行的路。
学生时代有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总结词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不念过去,才能不畏将来。与其沉湎于过去,或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不如活在当下,未来仍可期,前半生已过去,后半生仍旧是一张白纸,一场奇妙的旅程,由你延续,或由你改写。